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假福利制度的改革,我国居民在文娱、旅游、体育等方面的休闲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但是其需求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长期存在的内需不足与经济高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合力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同时,更为关注民生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刺激休闲消费。由此,休闲消费由居民自发型向政府引导型转变,并正在发展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一 我国居民休闲消费的概况
休闲消费是从主体需求而非物品供给的角度来界定的。除了受收入、时间等刚性因素约束外,消费者自身的差异化、多元化、动态化都决定其经济行为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休闲消费的范畴始终在延伸、变化,学界、业界对其划分标准和范畴界定也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在分析休闲消费时,借鉴国家统计局现行的产业分类标准,将休闲消费简要分为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四大类,以便结合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1999年,国务院公布并实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黄金周”为特征的假日经济初步彰显了休闲的消费潜力。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每周两天双休日、五个三天小长假、两个七天“黄金周”的假日体系。闲暇时间的增加、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改变,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休闲活动。总体看来,国民休闲消费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发展前景广阔。仅以其中的旅游消费为例,2004~2008年期间,尽管受到禽流感、南方雪灾、四川赈灾等一系列负面因素影响,但我国旅游业仍保持了良好的增势,国内旅游人次从11.02亿人次增至17.12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1.64%;旅游总花费从4710.7亿元增至8749.3亿元,年均名义增长率为14.74%;人均花费从427.5元增至511元,年均名义增长率为4.56%。[1]同期,国内居民出境人数也有了明显增长,从2885万人次增至4584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2.27%(见表1)。
表1 2004~2008年国内旅游情况
和旅游业相比,文化、娱乐和体育业兴起得更早,但因长期重其教化功能胜于经济功能,市场化速度和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进入21世纪,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我国居民文化、娱乐、体育等相关消费向大众化、多样化、高层次化发展。统计数据表明,2004~2008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从7182.10元升至11242.85元;文化、娱乐用品与服务支出[2]从473.85元升至736.09元,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从6.60%升至6.90%,后因2008年经济下行影响降至6.55%。这表明文化、娱乐用品与服务等休闲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在人们的温饱需求满足之后,休闲需求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如果收入或预期收入降低,休闲消费也会是人们在消费预算中首先考虑压缩的项目。
就行业整体产出方面,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收入的绝对值虽有所增长,但相对值却有所下降。2004~2008年期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从1042.3亿元升至1513.6亿元,年均名义增长率为9.78%,在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中所占比重从1.61%降至1.46%,在GDP构成中所占比重从0.65%降至0.59%。与消费支出方面的情况相比,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增长不仅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出现下降,即使在前几个正常增长的年份也慢于整体经济及整体服务行业,显示出加快发展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迫切性。
从以上简短描述可见,现阶段我国休闲消费的规模及其产值总体处在上升时期。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就绝对值还是就相对值而言,我国休闲消费的规模都还明显不足。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3879.6亿元,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513.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长8.99%,占同年分行业GDP增加值(257305.6亿元)的0.59%。相比之下,2007年美国仅艺术、演艺和娱乐行业的私企创造的增加值就高达1338亿美元,占分行业GDP值(138075亿美元)的0.97%[3]。因此,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和人口较少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休闲消费和供给的数量和增长速度还有待提高。
二 金融危机对我国休闲相关产业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美国过度消费、亚洲过度储蓄、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的缺陷等多种因素导致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