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不断地被演绎,并派生出多种形式。当民众把休闲、娱乐和时尚的元素融入体育活动时,便形成了休闲体育这一新的发展领域。许多自娱性体育项目(如高尔夫球、保龄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和娱他性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F1赛车等)已经成为主流体育产业,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射击、射箭、皮划艇、击剑、蹦床、柔道、赛艇、游泳、摔跤、动力伞、滑翔、热气球、登山、攀岩、汽车、摩托车、摩托艇、滑水、跆拳道、弓弩、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舍宾运动、蹦极、探险、漂流、冲浪、潜水、飞艇、轻型飞机、运动游艇、牵引伞、跳伞等)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一 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目前对于休闲体育产业,还缺乏统一的界定。总体来看,包括休闲体育服务业和休闲体育用品制造业,其中前者主要涉及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户外运动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人才培训市场、体育科技咨询市场、体育中介服务市场和体育彩票市场;后者又包括体育用品市场、体育服装市场和体育装备市场。从目前来看,我国休闲体育业的发展呈现如下基本特征。
(一)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
从体育产业大类来看,我国目前总体规模偏小。据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的推算,“2007年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是3000亿人民币左右,占GDP的0.7%左右。和美国相比,美国体育产业间接或者直接的产值约为10000亿美元左右,占GDP的比重是7%”。[1]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潜在的体育市场产值是20000亿元,如果以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值为50000元/人估算,20000亿元可吸纳就业人数为4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75%;占全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14.25%。可见,体育产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休闲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休闲体育服务专业市场,“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年营业额超过600亿元。每年各地举办的商业性竞赛和表演约有300~500次,营业额约8000万元”。[2]
1.竞赛表演市场好戏连台
中国网球公开赛、F1、NBA中国赛,是在雅典奥运会结束不足一个月内,中国推出的三大国际顶级赛事,巨星姚明与舒马赫风云际会上海滩;萨芬、费雷罗与小威叱咤紫禁城,一场场赛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从2002年开始,引进国际体育明星到中国、和世界级别的体育企业合作,成就了很多国内成功案例。其中有充分利用品牌优势挣钱的F1、潜心经营市场不求眼前得失的NBA中国赛与首届中国网球公开赛。
2003年广州组织的中国、巴西足球赛在商业运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近几年来国内比较成功的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的实例。该比赛总收入达2100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600万元,扣除出场费和运作成本盈利700余万元,政府获得40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03年,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在华进行商业比赛,仅皇家马德里俱乐部赴京各项活动中组织方的收入就达4000万元,再加上到旅游饭店拍卖冠名权等间接收益,此次活动各方收入近5000万元。2006年9月,又一全球瞩目的体育新闻与中国相关:“自2007~2018年,世界第一大球会——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连续12年赢得高尔夫世界杯的举办权。这意味着,中国体育界进入了一个奥运会、F1与欧米茄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三大盛典并举的时代。”[3]
2.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发展可观
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1992~1997年这五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在运动娱乐方面的年人均消费支出已从84元增加到211元,年平均增长20.2%,居民的体育消费明显快于收入增长。如果以我国2009年体育产业总产值3000亿元为标准,以3亿户城乡居民家庭为基数,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年均体育消费约为1000元。
3.体育彩票市场增速加快
1994年国家体委体育彩票管理中心起草了《1994~1995年度体育彩票管理办法》,1994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予以公布实施。1998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我国对体育彩票管理的最高规范性文件——《体育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体育彩票的公益金“主要用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开支,包括资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