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
假日旅游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现象,是国内旅游向全民化发展的一个表现。十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快速发展,国内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7.44亿人次发展到2009年的19.02亿人次,年均增长9.8%;而“黄金周”接待总人数则从2000年“十一”的5982万人次,发展到2009年国庆中秋8天长假的2.28亿人次,翻了两番。面对快速发展的假日旅游,为解决短时间内大量人流的集中出游问题,我国首创了以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制度为基础的假日旅游工作制度,通过调动十多个部门的力量,采取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方式,有效保障了民众的假日出行,满足了群众需求,也促进了假日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一 假日制度与假日旅游
(一)假日制度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节假日制度经历过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1995年实施“双休日”制度,使中国劳动者每年休息的天数由此前的59天增至111天。不过,每周两个休息日和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不能使假日与旅游相结合。第二次是1999年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十一”法定假日增加为3天,同时通过与相邻周末调休形成7天长假(即“黄金周”)。由此引发2000年“五一”的旅游井喷,国人快速增长的旅游需求全面爆发,使假日与旅游第一次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第三次是2007年再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法定假日减为1天,增加清明、端午、中秋3个法定节假日,形成1年2个黄金周和5个3天小长假;同时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此时,我国经济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人的休闲意识和收入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每年2个黄金周和5个小长假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休闲时间和选择,同时更催生和加速了国人旅游方式的改变,并引发出社会各界对于恢复“五一”黄金周、呼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
(二)假日旅游的推动
假日制度的调整与假日旅游需求的发展相互推动、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GDP从2000年的8.94万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33.54万亿元,2008年之前的几年中,每年经济发展增速都高达两位数,2008年和2009年分别达到9%和8.7%;而人均GDP则从2000年的856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3600美元,增长了4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带动了居民消费能力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快速变化,旅游逐渐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一种方式。快速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与假日相遇,形成了庞大的假日旅游市场需求。正是在此背景下,作为影响居民假日旅游的重要因素——假日制度的作用得以凸显,其意义和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原有的“赋予人民休息权”的范畴,成为满足人们休闲需求、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种制度设计,其调整和完善必须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休闲和旅游需求,从而使假日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二 假日旅游工作机制的创立及其作用
(一)创立背景
1.2000年“五一”黄金周旅游井喷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0年“五一”,民众的旅游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国内旅游空前火爆,“黄金周”的概念首次出现。“黄金周”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也推动了旅游业及铁道、交通、民航、城市出租汽车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内需,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供给不足及对出现的情况估计不够,应对措施跟不上等原因,首个“黄金周”的旅游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民航、铁路、公路运力相对不足,旅游出行受到制约;重点景区旅游者爆满,景区、景点容量和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许多地方中低档住宿设施短缺,致使部分旅游者露宿街头;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服务质量不高、哄抬价格、欺客宰客等现象。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此引出了假日旅游协调工作机制的创立。
2.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
为适应假日旅游新形势的需要,2000年5月29日,国务院第68次总理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了假日旅游问题,当时的国家计委等22个单位的2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根据会议精神,6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