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
宁强县是陕西省确定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县。为了帮助宁强科学诊断县情,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应宁强县委县政府的邀请,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发改委、建设厅、西北大学和省社科院的多位领导及专家学者组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组赶赴宁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从2008年10月27日开始,到10月31日结束,历时5天。调研组在宁强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先后走访了茶园、茶叶及木耳加工厂、生猪养殖场、菇农、锌生产厂、旅游景点、中药加工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对宁强县的农业、工业、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除了实地走访,调研组还参加了宁强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的“宁强科学发展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又听取了宁强各部门以及在宁强工作过的老领导对宁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介绍。调研组同时还收集了大量的有关宁强各方面发展情况的书面材料。此篇是关于宁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一 宁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宁强概况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汉中市西部,地处汉江源头,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毗邻四川、甘肃两省,自古为秦蜀要冲,是沟通祖国大西北与大西南的主要门户和黄金通道。全县总面积3246.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69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30.6万,有回族、蒙古族、苗族、藏族、壮族、朝鲜族等16个少数民族987人。宁强县是国定贫困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常用耕地面积3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6万亩,人均耕地1.03亩。
宁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风景秀丽、生态良好,生物、矿产、水能、旅游四大资源优势明显。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3.4%,林特资源420种,茶叶、木耳、香菇、核桃等林特产品质量上乘。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为陕西省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地区之一,已探明矿种34种,矿产地150处,总储量约2.67亿吨,目前开采利用的有金、铁、铜、锌等16种,年产矿石量50万吨以上。宁强交通便利,区位条件较好,宝成、阳安铁路纵贯县境,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4小时可分别到达西安、成都。
由于毗邻四川,宁强也成为陕西省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县之一。在地震发生之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亲往宁强县金山寺村看望受灾的群众,并在临时搭建的学校黑板上题下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十六个字,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以及党中央对宁强人民的亲切关怀。
(二)宁强经济发展呈现出加速态势
2007年宁强县实现生产总值18.27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位居汉中市第一位。比2006年的14.68亿元,净增3.59亿元,为历史增量最大年份。2007年GDP增速比2006年11.3%的增速加快3个百分点,比2005年10.6%的增速加快3.7个百分点,为近十五年来年度最高增幅。三年来,GDP年均增长12.8%。县域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7年宁强县财政总收入10296万元,增长40.8%,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600万元,比2006年增长24.7%。三年来,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4.9%、2006年的5%提高到2007年的5.6%。
2007年全县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7.72亿元,增长了56.34%。其中产值过亿元的1户,过5000万元的2户,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59.8万元。截至2008年3季度末,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967.1万元,占年计划的60.97%,同比增长9.02%。完成工业增加值21927.5万元,同比增长6.5%。
2007年末,宁强县人均GDP 5728元,三年净增1897元,增长4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7元,比2005年增长43.5%,比2006年增长2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23元,比2006年的1519元增长20.1%,比2005年的1410元增长29.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单位GDP能耗为0.77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6年单位GDP能耗0.8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4.62%;比2005年单位能耗0.8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9.21%。
(三)特色产业渐成体系
1.生猪产业
2007年,宁强县出栏生猪32.3万头。建成了汉源镇、高寨子镇、阳平关镇3个三元仔猪繁育基地和2个二元母猪繁育专业村。2008年计划出栏生猪35万头。在走访当地一家生猪养殖场时,经理介绍说,由于生猪价格受市场影响很大,所以选择进入产业的时机很重要,像今年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