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
2011年7月,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式公布。此次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共涉及4000多家出版单位。首批转企改制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2011年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全国于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任务。改制循序渐进展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同步推进,分批次进行。”[1]
上海现有报纸100种,期刊621种,具体改制方案尚未得到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但按照政策要求及时政类非时政类报刊划分标准,上海的大多数报刊也将被划定为非时政类报刊,在2012年9月底前完成转企改制工作,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这对于上海的报刊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报刊业如何以改制为契机,解决体制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报刊业态,并在报刊生产经营模式、报刊经济与文化创新高地建设方面有所探索和突破,已经成为必须完成好的任务。
本文拟结合报刊改制政策的要求、改制带来的困难与挑战,探讨上海报刊业的发展前景与发展着力点。
一 报刊改制政策环境
(一)改制政策的基本精神与内容
三十多年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从建立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开始的,而今文化体制改革也以此为切入点,破除体制的束缚,将原为事业单位的非时政类报刊转变为企业,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减少主管主办单位,打破行政级别,优化用人机制,以此激发活力,促使其生产出真正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为确保改革的成功,国家还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根据计划和要求,通过这一轮自上而下的改革,将解决在现行体制机制约束下,报刊出版业发展中存在的数量过多、规模过小、资源分散、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增强报刊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提高报刊出版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为进一步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5月19日印发了《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报刊出版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是增强我国报刊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加快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2]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阐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时明确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3]该决定提出,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这在顶层设计层面为报刊改制注入了活力,指出了发展方向。
1.坚持党的领导和舆论导向正确
报刊作为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商品,转企改制后,如何保证政治导向正确无疑是各级主管部门最为关心的问题,意识形态安全在报刊改制中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改制规划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的设计是,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管媒体、党管干部,确保政治方向正确。同时完善转制后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主管主办制度,主管主办单位切实担负起管导向、管干部、管资产的职责;探索建立主管主办管理体制与出资人管理体制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
党管媒体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即新闻媒体要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最早明确提出党管新闻工作思想的是列宁。他在1905年为第一个布尔什维克合法日报《新生活报》写的《党的组织和出版物》一文中提出,报纸应当成为各级党组织的机关报,党的出版物应受党的监督。[4]中国共产党在新闻事业发展中一贯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