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
2011年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可以用“爱恨交织”这样一个词来描述。一方面,类似“郭美美事件”激发出人们对慈善事业中腐败与灰暗面的关注与痛恨;而另一方面,类似于“邓飞免费午餐”网络行动又展现出社会各阶层正热情涌动,广泛地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这种爱恨交织展示着中国公益事业正进入一个狂飙突进同时也是大浪淘沙的转型时代。2008年的“5·12”地震救灾使得中国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慈善井喷。之后,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经历了2009年的大规模分化和重组,2010年以基金会为龙头的本土公益价值链的打造,终于在2011年,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进入一个从制度到文化痛苦而又迅猛的转型。似乎在一夜之间,中国进入了全民公益的年代,公益慈善开始民间化、多元化和主流化,这种民间化、多元化和主流化推动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转型同样存在中国转型所特有的众多复杂性、停滞性和不确定性。
一 走向普通人的公益
2011年,公益这个概念因为其内涵更为丰富和更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慈善概念而成为更重要的公共话语。伴随着随手拍做公益、公益深交会以及壹基金在深圳的慈善马拉松赛,人人公益,抑或全民公益,或者微公益开始深入人心。它们虽然说法各异,但是核心实质却是一样的,公益已经成为普通人都能参与的公益。何为公益(philanthropy)?根据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慈善研究中心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公益是指个人或者组织基于价值观来实现公共利益的志愿行动。这个概念比传统的捐款捐物的慈善定义要宽广,而且能准确地描述出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变化。当然,同时,我们也应指出,这种志愿行动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公益的概念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扶危济困、邻里守望、好人福报、慈悲大爱等一脉相承,也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学雷锋,做好事”相承接,更是现代文化中公民权责与公民美德的展现。正如杨团在《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0)》中所指出的,“现代慈善”就等同于“民间公益”[1]。
在当代中国,区别于以往计划体制下的政府包办慈善和当前的富人慈善,学者们提出了平民慈善、全民公益、人人公益等理念[2]。按照本文的公益概念,这些加上前缀的政策概念实际上和公益本来的理念有着同样的含义。公益本身实质上就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参与的行动。它与政府主导的计划慈善相对立,强调慈善回归民间。它也不是把公益只看做富人施舍,而是视做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的礼物交换。正因为这种礼物交换,公益人才可以在奉献社会、服务人群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很多非物质的收获和成长。
公益因为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参与而成为人们进行公共参与的重要管道,进而成为社会建设的关键领域。当前中国社会正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转型呼唤社会的改革开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同时,中国也进入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许多民生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解决而长期积累,形成民怨和民愤,暴力性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2011年末的“小悦悦事件”更进一步凸显出公共空间的冷漠和风险。这些社会矛盾依靠政治化的维稳机制已经难以控制,社会矛盾需要社会化处理,它依赖在社会领域内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的多元共治[3]。普通人做公益就既是一种新的公民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同时也是普通人自我组织、自我行动,进而形成持续的自助、互助和他助的文化机制,从而可以在文化层次上来建立社会矛盾社会化解决的机制。更进一步,虽然这些公益行动和政治改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却能够通过普通人的共同努力,推动社会政策的变革。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公益不仅仅有利于社会建设,而且还有利于公民习性(civility)的培育,当代公益的实质是具有公民意涵的公益,普通人通过参与公益成长为公民。这种公民公益具有下列特征。
其一,公益是普通人的志愿行动,它不是领袖振臂一呼的口号,而是很多普通人捐款、捐物、捐献时间和精力的志愿行为。公益关注捐赠、志愿服务等各种类型的公益行为,尤其是集体性的公益行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类社区志愿团队,并将这一类的集体行动视做核心的研究内容。
其二,普通人的捐款捐物和捐献时间以及松散的集体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