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是我国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也是政府推进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青岛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拥有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区位条件、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因此,抓住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布局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促进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 青岛市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优化的状态或过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青岛市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9年的4.7∶49.9∶45.4调整为2010年的4.9∶48.7∶46.4。但总的来看,由于制造业一直是青岛市的骄傲,在耀目的“青岛制造”映衬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青岛一直相对较弱。因此,走出对制造业的过度依赖,让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是青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命题。总部经济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产业,总部集群能够不断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岛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发展还相对滞后
近些年青岛市服务业发展步伐较快,但比起其他城市,仍存在层次偏低、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应高于第二产业。2010年青岛市人均GDP已达9000美元以上,但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4%,远低于广州、深圳、武汉、南京等城市: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大,甚至低于一些中低收入水平国家50%左右的比重。
2.现代服务业比重还偏低
青岛市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发展一直较快较好,而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法律服务、中介咨询、会展会议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弱。201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6%左右,但比起南京等其他城市,比重还偏低。
3.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还不强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工业结构趋向优化,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协调。但总的来看,制造业发展仍处于低端阶段,高技术、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制造业产业还较少,导致总体上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还不强。
(二)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
1.有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升级
总部经济是基于区域间发展水平和资源的差异,以企业为载体、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区域间合作模式。总部经济为不同区域找到合作的切入点和利益的共同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正在积极实施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通过总部经济的发展,可以加强与周边区域其他城市的合作,能有效地促进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发挥青岛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青岛市的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区域内产业的迅速升级换代,改变区域内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2.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青岛市在改革开放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0年青岛GDP为56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99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2758.6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630.58亿元,增长14.4%。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等一系列矛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使得总部在中心城市集聚,周边形成制造加工集群,可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变水平的恶性竞争为垂直价值链不同区段上的友好合作,实现区域资源要素的最佳组合,最大限度发挥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各自的资源优势,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3.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升级
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重要城市,集聚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