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公共事件中的网络意见领袖研究

    作者:马有明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意见领袖”日渐崛起。网络意见领袖发挥着信源功能、分析与阐释功能、示范及引导功能及网络动员功能。其在舆论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舆论萌芽期会聚舆论,在舆论扩散期放大舆论,在舆论高潮期起到深化舆论的功能。国外特别重视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功能,在政治竞选,公共政策制定、推行及政府日常管理中都积极引入意见领袖,缓解舆情。因此,我国应重视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的重要作用,主动识别网络意见领袖,建立与意见领袖沟通、联系的平台,在现在的公共管理体系中,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化解危机。
    Abstract:Opinion leaders on network are rising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Opinion leaders can carry information, analyze and interpret events, demonstrate and guide people, mobilize on the internet. Opinion leaders on network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ublic opinion. They activate public opin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amplify the opinion in the diffusion stage and intensify it in the climax stage. Foreign countries play special attentions to the opinion leaders in political campaign, public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So it can be clearly seen that the opinion leader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s.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crisis, we should identify the opinion leaders, establish a goo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with them and let them exert positive effects in the current public management system.

    中国社会舆情发展的历程,是中国走向民主与法制的历程,同时也是公民个体积极表达自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历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公民个体价值凸显,政治参与的自觉性、自主性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并由社会舆情事件的旁观者逐渐转变为参与者。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个体开始在社会舆情中扮演起“意见领袖”的角色,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意见领袖”日渐崛起。

    关于“网络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的界定,需要从“意见领袖”的定义上追根溯源。意见领袖,又被称为舆论领袖,是传播学的经典概念之一。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意见领袖概念,认为信息的传播模式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的方式进行,即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达到那些人群中不太活跃的人群。[1]意见领袖是指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起着中介和过滤的作用,并对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由此,本研究对“网络意见领袖”的概念作出如下界定——“网络意见领袖是意见领袖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指互联网上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中,为他人提供信息、影响公众态度的个体。”

    网络意见领袖在我国公共事件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公共舆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正如意见领袖理论所认为的,媒介传达的意见信息并不能直接说服受众,而是通过意见领袖这一环节间接作用于受众,“在影响人们如何作出他们的决定上,个人影响比其他任何因素都远为有效”[2]。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充分放大了“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互联网的低门槛,为更多人提供了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可能,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轻松发布信息,用自己的“声音”影响他人,从而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而自媒体的兴盛、2010年微博的异军突起更加凸显了网络意见领袖的力量。

    本研究考量了2009、2010年影响较大的286起公共事件,其中120起有意见领袖参与。[3]在此基础上,对一名意见领袖参与多起公共事件的情况采取重复计算的方法,选取了影响较大的188名意见领袖。以此为样本,对公共事件中的网络意见领袖进行分析。

    一 网络意见领袖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网络意见领袖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新媒体发展的产物。网络意见领袖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转型、中国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密不可分,尤其与互联网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化应用及普及这一历史进程联系紧密。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大陆以来,网络意见领袖就开始逐步出现于中国社会。在此,本研究以互联网的社会化作为考察网络意见领袖产生、发展的重要参照系,梳理网络意见领袖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网络意见领袖萌芽阶段(1999~2003年)

    作为意见领袖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中国的网络意见领袖最早发轫于中国社会化网络应用的初始阶段,即2000年左右。而在此之前的1999年,已出现意见领袖产生的契机——中国最早的时政社区“强国论坛”的设立。1999年,以北约为首的美国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这一野蛮行径引起了网友的强烈愤慨,人民网开通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一个多月便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于同年6月19日更名为“强国论坛”。随后,中国的论坛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网民参与网络表达、发表个人意见的氛围开始形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提供了发布信息、传播观念、传递思想的开放平台。

    这一阶段,网络意见领袖主要是普通的匿名网民,且数量较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王怡。直至2003年之后,学界和业界关于“网络舆论”的概念逐渐形成,并日渐认识到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时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出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网络意见领袖的商业性应用也开始出现,但应用领域较狭隘,主要局限于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等。

    第二阶段: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凸显阶段(2004~2008年)

    2004年是博客商业化元年,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介迅速崛起。2005年新浪微博高调推出名人博客,掀起中国博客发展的热潮。而博客所带来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对于网络意见领袖的发展意义深远——大批网络意见领袖纷纷涌现,影响力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