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
一 人口总量及其变迁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人口当中绝大多数正在创造财富或者是潜在的财富创造者,因此人口与人力资源是一个互相包容的共同体。泛珠三角地区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泛珠三角地区在大陆的9省区中,人口43436万人,占全国内地总人口的34.96%,也就是大约1/3(见表1)。其中广东省和四川省的人口总量分别排列全国第三、第四位。另外根据香港和澳门在2001年进行的人口普查,当年两地的人口分别是671万人、44万人。仅仅从人口规模上看,就足以说明这一区域的重要性。
表1 泛珠三角地区人口情况
续表1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初步统计结果表明,2005年泛珠三角地区总人口为452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4.60%,与2000年相比,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略微下降。2000~2005年间泛珠三角地区内部人口总量变化情况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人口总量减少的,有四川和湖南,这两个省是中国主要的人口输出地区,人口总量的下降是人口外流的直接后果。第二类是人口总量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有福建、江西、广西、贵州和云南,这几个地区人口增长幅度在3%~7%之间,这些地区中的广西和江西均是人口输出较多的地区,他们之所以能够保持人口总量增长,可能是人口生育水平较高的缘故,不过具体情况有待于2005年1%抽样调查数据全面公布后才能清楚。第三类是人口总量有较大幅度增长,有广东和海南两省,这两个省,人口总量增长均超过7%,说明这两地依然有大量人口流入,并且保持比较高的生育水平。从人口总量的变化来看,泛珠三角地区内部不是一个同质的地区,而是一个有比较大差异的地区。
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情况差异比较大,香港人口增长幅度比较小,澳门则比较高。不过由于这两地的2006年人口抽样调查还没有举行,缺乏统计口径可比的数据,因此这两地的增长幅度只能作为参考。特别是澳门政府统计部门估计,2005年底有合法与非法的移民高达21811人,占其估计人口488144人的4.47%。[1]由此可见,扣除非法移民之后,澳门人口的真实增长幅度有待进一步核实。
二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一个比较难以测量的指标,本文根据所能得到的资料,分别从健康与教育两个方面上分析泛珠三角地区的人口素质。
对于身体健康情况,可以利用由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出来的平均预期寿命作为一个标准。2000年中国内地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是:男性69.99岁、女性73.50岁。在泛珠三角地区的情况是,大陆的9个省区当中,有8个地区男性和女性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低于全国的水平,广东、香港和澳门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和贵州两省的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与全国水平相差比较大,特别是云南与全国水平相差将近5岁(见表2)。
香港和澳门则情况不同,特别是香港0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超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平。2000年香港男性0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超过日本和北欧的长寿国家,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仅略低于日本。
从教育水平来看,2000年大陆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是7.57年,泛珠三角地区则只有7.33年,整体上低于全国水平。9个地区中,只有广东、海南、湖南三省的平均受教育年数这一指标超过全国水平。用另外一个指标,就是大专以上人数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来衡量人口教育素质,2000年全国的比重是3.81%,泛珠三角地区只有2.95%。9个地区中,只有广东省的这一指标超过全国水平(见表3)。
表2 2000年泛珠三角地区0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表3 2000年泛珠三角地区人口教育素质
虽然香港与澳门的统计口径与内地不同,不能简单的比较,不过从整体上可以看出香港与澳门,特别是香港人口的教育素质比内地具有明显的优势。香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将近20%,大陆9个省区的这一比重远远落后。澳门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比香港有明显的差距,不过比内地几个地区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统计口径的问题,总人口的教育情况比较难比较。如果以就业人口的教育程度来比较,可以比较准确反映情况。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前面的分析结论是正确的。
根据上述数据,从健康与教育两方面衡量,除了香港、澳门之外,泛珠三角地区的人口素质不容乐观,提高这一地区的人口素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 劳动就业情况
人力资源的概念界定比较困难,因此在本文中主要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