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良性大变形

    作者:刘树成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摘要: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趋势尚未结束,但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新的波动形态,或者说出现了良性变形,上升阶段延长,中国经济在上升通道内将持续平稳地高位运行。一方面,供给面的活力和经济增长制约因素出现新变化;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本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推动力,而且政府通过微调控制住经济波动的峰位,有利于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延长。

    Abstract:

    China’s sustained economic growing trend has not yet ended,but there is a new shape appears in fluctuation cycle—a benign deformation—the upswing phase extends and Chinese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rise smoothly. On one hand,the dynamic supply and constraints of economic growth had new changes;on the other hand,the upgrading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became the impetus for the upgrading stage of the economic cycle. And meanwhile the government controlled the peak of economic fluctuation through the fine tuning,which helps the upswing phase of the economic cycle to be extended.

    一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国际比较

    2007年初,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度)获得者斯彭斯(Spence Michael),在《华尔街日报》上连续发表两篇文章,研讨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问题。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国民财富:为什么中国增长得这么快?》(Wealth of Nations:Why China Grows So Fast?);另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国民财富:是什么推动了高增长率?》(Wealth of Nations:What Drives High Growth Rates?)。

    斯彭斯在其第一篇文章的一开头就提出,发展中经济体的持续高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现象。他给“持续高增长”下了一个定义:“高”是指GDP增长超过7%;“持续”是指超过25年。按此定义,他指出,有11个发展中经济体实现了持续高增长(这里按进入持续高增长的先后排序):新加坡、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泰国、马耳他(欧洲地中海)、阿曼(西亚南部)、印度尼西亚、博茨瓦纳(南非)、马来西亚和中国。他强调指出,中国是最新进入的一个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案例。

    图1 11个经济体GDP增长率曲线

    斯彭斯在其文章中着重分析了这11个经济体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都有一个功能良好的市场体系,高水平的储蓄和投资,人口跨地区和跨部门的流动性,微观层面上企业适应快速变化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等等,但没有分析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我们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有关方面的数据,绘出这11个经济体在其持续高增长阶段GDP增长率的波动曲线(见图1,因阿曼1967年和1968年GDP增长率畸高,分别高达66.2%和82%,而图1纵坐标的上限为35%,故这两年的数据在图中未完全显示出来),并将它们持续高增长阶段的起止年份、持续年数,以及持续高增长阶段各年份GDP增长率的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列于表1。从比较中我们看到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一个突出特点:与其他10个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位势较高,而波幅最小,呈现出“高位—平稳”型增长。

    表1 11个经济体比较

    图1中的粗黑曲线是中国1977~2006年间GDP增长率的波动曲线。按照斯彭斯的“持续高增长”定义(GDP增长率持续超过7%),中国经济进入持续高增长阶段可从1977年算起,即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算起。最早进入持续高增长阶段的是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韩国。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持续高增长阶段。接着,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泰国、马耳他、阿曼、印度尼西亚和博茨瓦纳5个国家先后进入持续高增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又有马来西亚进入持续高增长阶段。然而,从1989年之后至2002年,除中国外,其他10个经济体已先后结束了持续高增长阶段,进入相对较低的增长阶段。持续高增长年份最长的是韩国,为40年;其次是新加坡,为37年。持续高增长年份最短的是阿曼,为26年。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已达30年,该趋势尚未结束。

    在这11个经济体中,增长速度最高的前三位是阿曼、博茨瓦纳和中国。从持续高增长阶段经济增长率的平均值来看,阿曼最高,达15.16%;博茨瓦纳次之,为11.47%;再次就是中国,为9.72%。虽然阿曼和博茨瓦纳经济增长的速度很高,但其波动的幅度很大。阿曼在1967年和1968年GDP增长率曾分别高达66.2%和82%,随后,1973年又猛降到-14%,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峰谷落差达96个百分点。博茨瓦纳在1972年GDP增长率曾高达29.8%,随后,1975年又降到-1.3%,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峰谷落差达31.1个百分点。中国在其持续高增长阶段,GDP增长率的最高点(1984年15.2%)和最低点(1990年3.8%)之间的峰谷落差为11.4个百分点。表1列出了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异系数(经济增长率的标准差除以其平均值)。变异系数越大,经济增长率的离差越大,波动幅度就越大;变异系数越小,经济增长率的离差越小,波动幅度就越小。阿曼和博茨瓦纳经济增长率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315和0.626;而中国最小,仅为0.285。这表明,以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测度的经济波动幅度,阿曼是中国的4.6倍,博茨瓦纳是中国的2.2倍。

    二 中国本轮经济周期的新特点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趋势尚未结束,而在延续之中。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正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十轮周期中。与前9轮经济周期相比,从2000年开始的本轮经济周期又呈现出一个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