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4月 |
一 三大经济区域商会、协会合作与经济发展综述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即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目前,要促进东部率先发展,必须进一步发挥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1]的区位优势和辐射功能。这三大区域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经济增长速度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具备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的良好条件。
商会、协会组织作为民间的中介组织,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所指出:在中国正在产生一个这样的历史性的变化,那就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而出现的商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崛起与巨大作用的日益发挥。商会、协会组织以其独有的职能和优势,根据需要进行区域间的合作和联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商会、协会组织作用发挥得越出色,民营经济就发展得越快,区域经济的协调也就发展得越好。这在珠江三角、长江三角及环渤海区域发展中已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一)民营经济与商会、协会组织发展的概况
1.三大经济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实,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大都是民营经济比重高的地区,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各区域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以下是2006年民营经济在泛珠江三角、长江三角及环渤海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分析(见表1、图1、表2、图2)。
表1 2006年三大经济区域个体工商户比较分析
图1 2006年三大经济区域个体工商户比较分析图
表2 2006年三大经济区域私营企业比较分析
图2 2006年三大经济区域私营企业比较分析图
截至2006年底,泛珠三角区域个体工商户数占全国个体工商总户数的34%;环渤海占23%;长三角占15%,其他省份仅占28%(见图3)。
图3 2006年三大经济区域个体工商户数占全国个体工商总户数百分比图
截至2006年底,长三角区域私营企业户数占全国私营企业总户数的31%;环渤海占25%;泛珠三角占20%,其他省份仅占24%(见图4)。
图4 2006年三大经济区域私营企业户数占全国个体工商总户数百分比图
2.商会、协会组织日益迅速发展和壮大
在加大民营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代表民营企业的商会、行业协会组织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力量。据全国工商联合会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商会组织17710个,比2004年增长1121;行业协会组织7854个,比2004年增长2347个,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商会、协会组织网络。根据各省市工商联的商会发展分报告,或在网上提供的数字,我们对珠江三角、长江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主要省市商会、行业协会组织发展进行了不完全的如表3的统计。
(二)商会、协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
积极参与区域开发开放是商会、协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商会、协会组织不仅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社团组织,而且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作用。概括起来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广泛的国际交往中,三大经济圈的商会、协会组织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吸引国外投资、突破贸易壁垒等方面扮演了积极角色。例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商会、协会组织在突破贸易壁垒等方面积极主动。近年来,长三角地区行业协会联合起来主动承当企业“代言人”,解决了单个企业难于应对的问题。2004年7月,美国政府违背市场规则要向中国进口的袜子采取限制措施。面对这一限制,上海内衣行业协会立即会同江、浙两地以及海宁、义乌市有关行业协会先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向美方递交了抗诉的“申请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长三角地区行业协会出面协调,为上海和其他地区企业共进行了20多起反倾销起诉和应诉案件,应诉成功率超过50%。
表3 2006年泛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商会、行业协会组织发展统计表
环渤海区域内的商会、协会在开拓国际市场、吸引国外投资方面的工作尤为突出。2006年,天津市商会在美国洛杉矶成立了“天津中小企业商品展示中心”,在国外建立商品基地的做法,无疑为天津及环渤海地区民营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2006年底,天津市商会与海外商会签署友好合作协议达25家。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