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6月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行业市场的迅速发展,作为我国较早对外开放并推行市场化改革的行业之一——旅游饭店业,其发展规模得以迅速扩大,管理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通过引进国外著名饭店管理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加上有效地结合本土文化特色,大大缩小了与国外同行的管理差距,成为旅游产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但是由于旅游饭店结构不合理,国际饭店品牌的大量涌入,以及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我国旅游饭店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提高旅游饭店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全行业的整体实力成为旅游饭店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我国旅游饭店业的现状及特点
(一)旅游饭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业是以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起步的。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入境接待设施极度匮乏,接待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境外旅游者的需求。1978年,我国能够接待入境旅游者的饭店仅有137座,而且设施陈旧、条件简陋。为解决住宿难的问题,加快旅游饭店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合资、合作、独资和引进海外管理的方式,建设了一批旅游涉外饭店和星级饭店,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增强了旅游产业实力。到1989年,全国已有星级饭店135家,到1992年猛增到1028家,1999年上升到3856家,[1]年均增长率达到20.65%。旅游饭店业呈现了全面、多层次、快速发展的态势,但由于国家对国内旅游采取“不宣传、不提倡、不反对”的政策,集中有限的宾馆、饭店、景区资源发展入境旅游,而中低档饭店的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城市开始兴建一批不同档次的饭店,使社会饭店硬件设施条件有所改善,但是管理和服务水平仍然滞后,使旅游饭店业没有形成针对不同目标客户市场的多元化业态。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加入WTO后,旅游饭店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国内旅游的迅猛发展,对中低档饭店的需求日益扩大,从而形成了高档饭店和中低档饭店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旅游饭店业发展重点从高档饭店转向中低档饭店,从单一星级饭店转向多元化饭店,经济型酒店异军突起,并成为当前经营业绩、发展前景都较好的业态之一。
(二)旅游饭店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经过30年的迅速发展,我国旅游饭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形态逐步多元化,在管理水平和经营实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服务设施和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到2008年底,全国已拥有星级饭店15000多家、客房160多万间,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初步建立了满足多种需求的包括高、中、低不同档次的饭店业态体系。
1.高档饭店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自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四星、五星级高档饭店的数量和规模一直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但是从1996年开始,高星级酒店出租率每年以2%的速度下降,到1998年形成了全行业亏损,随后平均出租率以每年1.5%的速度回升,到2002年,高星级酒店全行业的出租率达到了60.15%[2]。自此之后,再一次掀起了兴建高星级饭店热潮,到2006年底[3],全国五星级饭店已达302家,四星级饭店1369家。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召开,高星级饭店开业呈现“井喷”现象,2008年新开业五星级饭店高达97家,但总体来看,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都比较高,经济效益也相对较好。其特点如下:(1)高档饭店数量不多,但是客房数量占全部星级饭店客房数量的比重相对较高。2006年,全国共有五星级客房11.52万间,占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7.9%,客房出租率为66.4%;有四星级客房29.00万间,占客房总数的19.9%,客房出租率为64.3%。(2)高档饭店的营业收入所占比例高。以上海市为例,2006年上海市五星级饭店的营业收入为753875.74万元,占所有星级饭店总收入的48.9%;四星级饭店的营业收入为404565.38万元,占总收入的26.3%。五星、四星级饭店的数量仅占总数的21.8%,但二者营业收入之和却占到星级饭店总收入的75%[4]。(3)高档饭店被国外著名饭店管理公司垄断。在全国15000多家星级饭店中,有41家国际饭店管理集团、67个饭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管理了516家饭店,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国际饭店管理公司10强托管饭店480家,房间161974间,平均托管饭店48家,平均拥有房间16197间。本土最具规模的30家饭店管理公司托管饭店1532家,房间303506间,平均托管饭店51家,平均拥有房间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