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节能减排背景下构建广州市新型产业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作者:尹涛 姚华松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摘要:

    作为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科技、信息和文化中心,在外资驱动、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的经济联动发展模式下,广州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较好。但是,在节能减排背景下,产业发展本身存在一些显性的和隐性的问题。首先,对广州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其主要问题,表现为产业发展方式整体粗放、资源供给紧张、产业发展调节能力差、成熟的产业系统尚未形成等。其次,在剖析循环经济有关理念基础上,提出广州产业升级的四大思路转变:资源型向资本型、实体经济向真空经济、断裂经济向循环经济和产业分割向产业整合。再次,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演进规律,提出对广州现有产业进行升级和改造,实施产业的生态化治疗策略。最后,对广州建立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若干建议:①建立常设性机构;②完善现行法规体系;③进行制度建设;④鼓励技术创新;⑤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Abstract:

    As the economic,political,informational and cultural centre of South China,under economic integrative model of foreign investment-driving,enterprise-leading and government-promoting,Guangzhou economy developed very well.Yet,under background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it was confronted with much problems.Firstly,assessed Guangzhou industrial status quo,found the main problems as follows:extensive wa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scarcity of resource supplies,less abilities of industrial self-adjustment,immature and incomplete industrial system,etc.Secondly,tapping concepts of circular economy,put forward four transitions for Guangzhou industrial upgrading,which included resource-orientation to capital orientation,physical economy to vacuum economy,ruptured economy to circular economy,fragmented economy to integrated economy.Thirdly,according to laws of circular economy,took circular economy as a breakthrough to build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for urban industrial upgrading.Last,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come up with:①to set up official institutions;②to perfect current legislation system;③to carry out regulation system;④to encourag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⑤to popularize concepts of circular economy.

    一 广州市产业发展现状与评价

    (一)广州市产业发展现状

    1.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较为灵活的市场机制,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发育程度都较为完备。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主导作用,这为广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科技、信息和文化中心,其经济发展总体处于良性发展态势。外资驱动、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的经济联动发展运转良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广州市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各类型产业发展势头喜人,为广州新时期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3.发展成为城市的一种集体性自觉

    从城市政府到各级企业、机关团体、学术界,再到普通市民,对于广州这座城市有着强烈的发展诉求。广州市先后提出创建国际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新型城市、宜居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节约型城市、花园城市、首善之区、产业的“双转移”、粤港澳合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城市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和目标得到了各级部门和市民的普遍赞同和拥护。这种从上到下覆盖全城市的发展意识必将成为城市新时期广州产业发展巨大的精神动力。这里尤其要提到政府层面,有迹象表明,广州市政府采取了新自由主义城市管理取向,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往往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方法,该表现强势的时候一定强势,该放手不管的时候坚决不插手,这一点对于城市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广州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

    “十五”以来,广州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见图1)。2007年,广州市实现生产总值7050.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4.5%,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0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816.89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4072.80亿元,增长14.1%。

    图1 2000~2007年广州市生产总值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态势良好

    广州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200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29∶39.95∶57.7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43.1%和56.1%。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870.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905.22亿元,增长20.3%。其中,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67.56亿元,增长24.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3.43%。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22.26亿元,增长37.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8.22%,提高2.18%。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837.23亿元和1408.07亿元,分别增长1.7%和26.7%。物流、会展、金融、旅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产值2963.09亿元,同比增长28.7%,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3.2%。农业发展方面,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5.40亿元,增长5.6%。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分别为136.37亿元、4.20亿元、70.22亿元、48.73亿元和25.88亿元。农业商品产值252.60亿元,增长5.4%。农产品产销率为88.5%。全年都市农业总收入1180亿元,增长10.0%。都市农业总产值860亿元,增长5.0%。

    3.产业的外向度高

    2007年,广州市进出口总值为734.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商品出口总额379.02亿美元,增长17.0%;商品进口总额355.92亿美元,增长13.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60余家进驻广州。

    4.基于大项目带动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市十分注重对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现代化大都市的营造,包括新白云机场、广州新火车站、南沙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铁及轻轨网络、以广州为中心的南中国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网络、大型的体育场、会展中心、大学城等一大批项目。这些基建项目的庞大投入有效拉动了过去十余年广州的经济增长,也奠定了广州在区域内中心城市地位的坚实基础。

    5.产业空间结构日趋完善

    为有效提升广州产业竞争力,谋求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广州市政府果断决策,审时度势,科学规划,增加了南沙、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