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09年中国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杨宜勇 池振合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摘要:

    爆发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巨大冲击。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提出了一揽子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稳定的措施。在这些背景下,本文首先研究了2009年中国收入分配状况并预测了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梳理了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的有关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最后,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中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建议。

    Abstract:

    The economic crisis beginning from U.S.A h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China economic growth. Chinese government fights against this crisis positively with introducing a series of plans to maintain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n 2009 and forecasts its trend in the future. It also review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policy adopt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in recent years and mak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this field.

    一 引言

    爆发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它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大幅度下降。从2002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截至2008年共26个季度累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均高于9%,而且其中21个季度累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10%。然而,2009年第一季度累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却由2008年第四季度的9%下降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6.1%。[1]由此可见,国内出口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降,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2]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通过经济传导机制逐渐影响到收入分配领域,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形成了巨大影响。通过促进国际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式,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收入差距加速扩大的趋势,但是我国的收入差距仍然会继续扩大。[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冲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遏制住了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并且出现了逐渐上升的趋势。2009年第二季度累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由第一季度的6.1%上升到7.1%[1],累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开始出现上升趋势。第三季度累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则达到了7.7%[4],比第二季度的累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0.6个百分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与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刺激计划对不同社会成员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它们对不同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最终它们会推动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发生变化。

    基于经济增长速度由降转升的背景,本文利用季度数据分析了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的变化情况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然后,文章梳理并分析了2009年国家出台的有关收入分配的政策。基于以上两部分的分析,文章最后指出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二 2009~2010年中国收入分配状况

    (一)城乡收入差距变化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造成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也是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业已存在的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的平稳发展,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逐步提高农民收入,遏制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例由1997年的246.89%逐步上升到2007年的332.96%(见图1)。尽管这一期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处于上升的趋势之中,但是在不同的阶段城乡收入比的上升速度不同。1997~2003年期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例由期初的246.89%上升到期末的323.1%,平均每年增长4.59%。然而,从2003开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例由2003年的323.1%上升到2007年的332.96%,平均每年增长0.7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2008年开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例由2007年的332.96%下降到2008年的331.49%,下降了1.47个百分点。

    图1 1978~2008年中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比

    现金收入是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体,而且其主体地位正在进一步加强。1990年现金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68%,而到2008年它已经达到86%。[5]由此可以看出,农民现金收入的变化状况将直接决定当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现金收入比例已经成为影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例的重要影响因素。图2显示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比例的变化趋势。2004年之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例由2002年第一季度的301.99%上升到2003年第四季度的323.22%,这一比例的快速上升直接加速了当期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例的上升。2004年之后,尽管部分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现金收入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这一比例大体上呈现逐步下降的势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