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出现了劳动力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国家进一步推进包容性增长与改善民生的背景下,随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与劳动力供给状况的转变,劳动力人工成本进一步上升已属定论。劳动力人工成本上升对劳动者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等均有重大作用,虽然在此过程中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上海有必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力人工成本上升对促进经济转型的积极作用,通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效应对劳动力人工成本上升的挑战,充分发挥劳动力人工成本上升对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本报告将在简要分析劳动力人工成本上升对经济转型作用的基础上,考察近年来上海劳动力人工成本的变动,分析预测2011年上海劳动力人工成本变动状况,最后提出有效应对劳动力人工成本上升促进经济转型的对策措施。
一 劳动力人工成本对经济发展转型的影响
(一)劳动力人工成本的内涵与外延
劳动力人工成本是比工资或薪酬更为复杂的概念,劳动力人工成本除工资或薪酬外还包括更多的内容,工资或薪酬只是劳动力人工成本的一部分。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劳动力人工成本统计应当覆盖到全社会所有就业人员,劳动力成本的计算应当包括工资、保险福利费、教育培训费等因雇工所发生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支出,或者说劳动力人工成本指雇主在雇用劳动力时产生的全部费用。国际上通用的劳动力人工成本包括已完成工作的工资;未工作而有报酬时间的工资;奖金与小费;食品饮料及此类支出;雇主负担的工作的住房费用;雇主支付雇员的社会保险支出;雇工对职业培训、福利服务和杂项费用的支出,如工人的交通费、工作服、健康恢复及视为人工成本的税收等。
我国的劳动力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根据原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费用是人工成本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险费用只计算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个人缴费已计划在工资总额内,社会保险费用也是除工资总额外占人工成本比例最高的部分。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以及其他人工成本支出等在人工成本中占的比例较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部分虽然相对量有所降低而绝对量不断扩大。在其他人工成本费用里包括工会经费、对职工特殊奖励费以及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费用等。简而言之,劳动力人工成本一般包括六类:第一,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等;第二,各类保险,包括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第三,福利费用,包括住房补贴、教育培训费等;第四,劳动保护;第五,解雇成本;第六,其他费用,包括招聘录用成本、管理成本、争议应对成本、违法成本等。
人工成本的衡量指标一般分三类,包括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与人工成本效益指标。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考虑到企业职工数不同,更多用人均人工成本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高低,从全社会而言也相应用人均人工成本反映全社会人工成本水平高低。人均人工成本代表了企业职工的工资与保险福利水平,也是劳动力市场反映劳动力供求的重要信号。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总额中的比例,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其中,工资占人工成本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反映了职工实际所得情况,也是反映劳动者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工成本效率指标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标,可深入分析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具体包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指标等,其中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为主要指标。劳动分配率指人工成本总量与增加值的比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反映分配关系与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人事费用率指人工成本总量与销售(营业)收入的比率,表示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其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人工成本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
企业重点关注的是人工成本,也就是使用劳动力所需要付出的总成本。劳动者重点关注的是工资性收入,即提供劳动力从而获得的报酬。工资性收入作为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与劳动力人工成本存在正相关性,受到税收、社会保险等公共政策的影响劳动力工资性收入与企业人工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劳动力人工成本的变动受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自身发展、劳动力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发展前景结合市场变动等因素,在综合考量宏观与微观因素变动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变动的劳动力人工成本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在考虑劳动力人工成本变动时需要重点考察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工资增长指导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