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如何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作者:蔡昉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摘要:2011年劳动力市场上的热点话题,无疑是各地频传的民工荒,招工难不仅发生在沿海地区,而且在中西部地区也广泛出现。在笔者以往关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导致劳动力短缺的论证基础上,本文重点揭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特点,指出现存的挖掘劳动力供给的制度障碍,并论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深度挖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可行途径,通过国际比较,本文预测了未来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和前景。
    Abstract:One hot topic about China's labor market in 2011 is on the widespread labor shortage and reported difficulty of recruiting workers facing enterprises not only in the coastal regions but also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is chapter mainly tries to unravel the existence of surplus labor force in agriculture and its features and to look into the institutional barriers preventing exploiting potential of labor supply. This chapter suggests that the transfer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a key to deeply exploit surplus labor force in agriculture. It concludes with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that pictures the future pattern of labor shift.

    自2004年以来,在就业形势这个话题之内外,民工荒、用工荒、招工难等现象日益成为媒体和各地政府、企业关注的问题。即便是讨论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转向结构性和关注特殊的就业群体,而对于就业总规模的问题讨论力度则相对减弱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其来龙去脉,即劳动力短缺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变化趋势的结果。在以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中,作者已经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论述。本文则主要关注在微观层面招工难对企业经营产生严峻影响、在宏观层面对经济增长模式提出新挑战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劳动力供给制度潜力的政策问题。

    一 劳动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

    有趣的是,作为近年来一个惯见现象(即许多学者对自己不赞同的观点动辄冠以“伪命题”)的例子,有人称“民工荒”为伪命题。笔者不是逻辑学家,只能去查名词解释看究竟什么叫做“伪命题”。查询的结果是,“百度百科”上说:“伪命题是指不真实的命题。所谓不真实,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不符合客观事实;其二是不符合一般事理和科学道理。”

    不过,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把事情弄得这么复杂,毕竟,我们还没有弄清楚什么叫做“命题”呢。还是“百度百科”:“命题是指一个判断所实际表达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定义并观察的现象。命题不是指判断(陈述)本身,而是指所表达的语义。”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一个企业经理表达自己的担忧,一个新闻记者想引起社会的关注,一个研究生想由此出发选择一个论文题目的时候,“民工荒”还仅仅是对一种观察到现象的描述而已。固然,判断或者陈述的背后是有语义的,但是,用伪命题批评别人的那些人,往往并没有深入到概念或者语义的层次,或者干脆没打算那样做。

    笔者的意思是说,对于民工荒现象,我们可以不去看背后是否与人口转变阶段性变化有关,可以不将其与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挂钩,更假设其与人口老龄化无关,而只需看一看现实。所以,应该作出的判断,不是民工荒是否是伪命题,而是民工荒是否是伪现象。

    归根结底,劳动力是否出现短缺,不应该从逻辑学出发,而应该走出办公室,到企业、村庄甚至街头,就可以得到答案。所以,我们还是先从形而下的层面观察民工荒问题。事实上,民工荒现象产生于2003年,从那之后成为全国普遍现象。世界金融危机虽然一度造成农民工返乡潮,但随后很快复归为民工荒。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从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来,民工荒变本加厉,最终导致农民工工资实际增长了19%。

    2011年上半年,虽然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经在历年不断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到1.6亿人,然而,民工荒现象继续发展,许多地方甚至形成“招工比招商难”的局面。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传统的中部劳务输出大省和大市,已经在劳动力需求方面,与沿海地区构成实质性的竞争。表1对2011年各地劳动力短缺的呼声进行简单的概括,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只是试图说明民工荒并不是经济学家拍脑袋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的。

    不仅劳动力短缺影响企业接受订单,导致开工不足,而且工资成本的上升也影响了许多行业中企业的盈利水平。一项调查显示,除去那些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外,在竞争性领域,劳动力成本每提高20%,净利润下降幅度为20%到65%不等,越是劳动力成本占主营业务比重高的行业,劳动力成本提高造成的利润降低幅度越大。[1]这无疑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构成严峻的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新挑战,无疑是未来经济政策的重点。不过,笔者也并不否认农村仍然存在着一定规模、具有某种人力资本特征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供给尚有挖掘的潜力。

    表1 2011年各地缺工的例子

    二 现存的劳动力供给制度障碍

    根据官方统计,2009年农业劳动力为2.97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比重至今仍然高达38.1%。而由于统计口径的因素,农业普查的农业就业数字甚至更高。基于汇总统计数据得出仍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可供转移,或者由此进行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得出农业劳动边际生产力仍然很低的结论,都会因为高估农业中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而否定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结论。这种高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统计方式不能恰当区分劳动力的实际务农时间造成的。因此,如果能够把务农时间更加准确地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