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
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问世以来,地理信息系统已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就全球范围而言,地理空间产业的四大垂直市场(公共事业、政府部门、军事安全、自然资源)中,政府用户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空间信息的共享与服务是一个国家迈向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其政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指标。
地理信息作为各种政务信息关联整合的基础,既是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石。因此,地理信息技术及服务模式的发展一方面为政府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模式,另一方面也促使空间信息共享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其经验和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一 新形态的出现:数十亿人的GIS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GIS历经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地理空间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发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并且大部分都基于大型机。到80年代早期,地理空间算法的研究和应用开始加速发展,其运行环境也从大型机转到小型机。80年代后期,地理空间算法和GIS达到空前水平,从小型机迁移到UNIX图形工作站。到了90年代,随着客户端/服务器技术的出现,GIS用户平台又发展到个人计算机。进入21世纪,不仅Web成为共享、浏览、融合以及集成地理数据的重要平台,Web服务也开始成为公众和个人访问空间信息及处理服务的一种广为接受的方式。现在,GIS的发展即将迎来另一个飞跃——应用在云计算这一新平台上。
从整个历程来看,GIS每发展到一个阶段,就意味着一个数量级的用户增长。大型机时代,GIS更像是几百人所从事的研究类型的项目。到了个人计算机时代,GIS的用户数量开始增至上百万。而如今,GIS正应用于Web和云计算的新环境,具有轻量级、易操作、大众化的特点,能够将地理信息和其他各种知识加以融合。这使得GIS用户能够将平台与他们的传统流程相结合,提供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公共服务和应用。另一方面,GIS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化。人们已经可以对地图进行叠加,发现新的关联,了解不同的现象,从而产生新的认知。这一直以来都是专业的部门和人士在专业的应用中使用GIS的常见情景,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可以使用地图叠加和空间分析等功能,GIS在渐渐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讲,GIS平台最终可能会覆盖数十亿用户。
二 GIS发展提升政务信息化和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
GIS用户呈指数级增长,甚至发展成为“数十亿人的GIS”,这意味着组织之间需要更多的协同和交流。GIS的发展一方面为政务信息化和政务公开提供了比单纯的数据本身更有意义的地图与服务,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水平。
(一)公众参与的数据获取方式
一直以来,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都源自权威部门。然而,随着众包(crowdsourcing)模式的不断发展、公众参与的积极程度越来越高、对社会化媒体的认可不断加深,政府部门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将这种非官方的、由公众自发提供的地理信息作为数据源之一,与已有的权威数据一起,为辅助决策提供支持。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地理信息获取的时效快、地域广、数量多,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已有的权威数据。对于社会关注程度高的事件,特别是应急救援和灾害处置来说意义重大。2011年3月日本超强地震和海啸发生后,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地震数据和地震影响区域图,以及路透社、CNN、《纽约时报》等媒体关于此次地震的报道都一起标注在日本地震专题地图上。并且,公众通过Twitter、Flickr、Youtube等社会化媒体提供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也叠加到一幅地图上。通过互联网或者智能手机进入该页面后,可清晰地看到本次地震主震和余震的分布情况、受地震不同程度影响区域的分布、核电站所在位置及其相应的疏散区域、应急救援物资的分布情况等。同时,这些信息也为救援部门提供了快速、全面和翔实的依据。此外,这种模式也让参与的公众得到了对贡献信息的反馈,良性的互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公众对政务公开和绩效的认可。
(二)将地图作为政务公开的窗口和信息共享的方式
以地图作为表达政务信息的载体,是当前国际上越来越普遍采用的方式。首先,地图的表现更加直观。“一张图片胜千言”,而一张地图则可蕴涵上百万字的信息量。公众对于政府部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