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工业遗产再利用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研究——以广州市红专厂为例
    ——以广州市红专厂为例199882

    作者:谢涤湘 邓雅雯 陈惠琪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摘要:工业遗产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资源,其再利用与保护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有多种形式,而规划建设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是近年来最常见的做法。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有利于工业遗产的集中保护、统一规划和管理,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本文以广州红专厂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探讨工业遗产再利用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再利用及规划设计等问题,并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
    Abstract:Industrial heritage is is a very unique culture resource. Both reuse and protection are very significant. The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has diversified form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is ver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which is conductive to the collective protection, unifie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aking Guangzhou Redtory as a cas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use and design of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in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reusing background,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一 前言

    在当代,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日益密切,文化产业成为最具活力和前景的产业部门之一。文化成为商品,文化遗产则成为集历史、文化、传统等文化含义于一身的超级文化商品,历史遗产已发展成一种透过想象、回忆、乡愁、怀旧情怀而建构出来的特殊物品,将商业与文化有机交融在一起。[1~3]近年来,因应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迅速。以广州市为例,截至2010年底,广州市已兴建了数十个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些园区从产业发展方向来看,可分为创意设计、展示交易、旅游休闲和工艺制造等类型,从凭借的空间环境来看,可分为工业遗产再利用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非工业遗产再利用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广州“红专厂”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典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类型的创意产业园区,该园区凭借成功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已成为近年广州最为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一。本研究主要以其为例,思考探索工业遗产再利用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

    二 工业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

    1973年第一届国际工业纪念物大会(FICCIM)的召开,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的关注。2003年7月于俄罗斯下塔吉尔召开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大会(TICCIH),通过了专门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该宪章对工业遗产的界定是: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4]

    工业遗产曾经在城市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但对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机理的形成有着重要贡献,也见证了城市历史,为城市积淀了文脉,构成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业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包袱,而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宝贵财富。国内外经验已证明,在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再利用工业遗产,可以延续城市的历史,丰富、发展城市文化,并创造出新的特色城市空间、营造出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有多种模式。如主题博物馆模式、公共休憩空间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模式、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5~7]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最常见的模式,因为其将工业遗产的保护、文化艺术的展示、商务办公、文化旅游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也有利于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有利于营造城市的文化品牌,既有利于文化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文化保护与弘扬,还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打造,从而为投资者和地方政府所青睐。

    三 广州“红专厂”案例研究

    (一)“红专厂”概况

    “红专厂”是广州第一家非房地产包装的创意产业园区,其前身为鹰金钱食品厂,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地处珠江北岸,拥有一线江景,邻近广州市21世纪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土地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广州鹰金钱食品厂1958年建成投产,厂区内建筑多为苏式红色砖材建筑,造型大气、典雅,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采用“三段式”结构,楼房墙体厚,建筑空间大,冬暖夏凉。2008年,鹰金钱食品厂因应广州市政府“退二进三”的要求,将生产线搬离市区,原厂区遂空置。现“红专厂”艺术区艺术总监、策展人为保护该厂区内独特珍贵的工业文化遗产资源、避免厂区被用于房地产开发,决定将厂区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创了以艺术文化机构管理园区的新模式。“红专厂”的发展目标是通过艺术、生活最大限度的结合,为市民提供一个精神家园、感受艺术的力量,使中国本土的文化创意人和文化创意机构以其为重要平台向世界展示艺术成就,展示中国创造的力量。自2009年开业以来,凭借优越的工业遗产资源条件、良好的交通区位以及合理的规划设计、营销推广,“红专厂”成为了广州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二)园区功能分区与主要业态

    “红专厂”园区内的空间主要由原厂区的车间改造而成,以展览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三类功能空间为主。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