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产业促进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刘七军 王海明 李昭楠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摘要:甘肃的贫困县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中部极度干旱山区及南部高寒阴湿山(林)区等自然条件严酷的区域,产业发展滞后是长期制约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基于宏观视角,运用对比分析法,对甘肃贫困县产业发展的现状、制约瓶颈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布局、产业促进贫困户发展、融资机制、产业项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旨在为产业促进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能的借鉴。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滞后,长期以来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是新阶段连片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甘肃将有13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80%以上;国家连片特殊贫困县亦由原来的43个增至58个。无疑,这些贫困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极为滞后,而通常一个地方的贫穷落后主要是因为当地缺乏支持其生存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国家新《扶贫纲要》精神,新时期扶贫战略的选择核心是产业扶贫,这也是甘肃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产业富民”战略的目的所在。因此,产业对促进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效应如何,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本文系统开展产业在甘肃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应及对策研究,以期对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 贫困县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十一五”以来,甘肃不断加大对贫困县域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初步形成了以“草食畜、马铃薯、林果、中药材、瓜菜”等五大产业为主的发展格局,产业对贫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进一步凸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草食畜产业蓬勃发展

    “十一五”以来,甘肃“两州两市”和庆阳老区及天水市、武威市等贫困地区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的战略部署,以实施全省45个牛羊产业大县为契机,以突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疫病防控为重点,遵循“农区抓繁育、牧区抓养殖,大户抓育肥、企业抓加工、政府抓防疫”的发展路径,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的原则,政策上大力扶持,全力推行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使贫困地区草食畜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了以河西、陇东为主的肉牛产业带和以中部地区、临夏和甘南地区为主的肉羊产业带(见图1)。图2进一步反映出全省草食畜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快速发展,牛、羊、猪、鸡等主要畜产品的存栏数与出栏数均有较快增长。截至“十一五”末,全省贫困县域牛存栏数达到417.25万头,出栏154.2万头;羊存栏数1241.9万只,出栏数628.51万只;猪存栏469.68万头,出栏530.23万头;鸡存栏3120.25万只,出栏2264.61万只。草食畜产业良种繁育龙头企业数达到108个,年规模达到503万头;屠宰加工龙头企业达到33个,年规模达到12万吨。草食畜总产值达到87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纯收入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4%。据初步统计,贫困地区肉羊存栏和出栏数量占全省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68.32%和59.79%,而肉牛存栏、出栏数量分别占到全省总量的64.59%和31.79%,贫困地区畜牧产业已占据甘肃全省的“大半壁江山”,草食畜已成为甘肃贫困县域农村特别是沿山贫困地区最具发展活力和促农脱贫增收的一大朝阳产业。

    图1 贫困地区主要畜产品存出栏状况资料来源:甘肃省扶贫办数据。

    图2 “十一五”末贫困地区主要畜产品总量存出栏状况

    (二)马铃薯产业势头强劲

    马铃薯产业作为甘肃又一特色优势产业,在贫困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每年为“马铃薯之乡”——定西市投入马铃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使马铃薯成为这一区域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马铃薯收入已占到其总收入的30%以上。近年来,按照“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总体思路,全省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在基地建设、良种繁育、贮藏体系、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方面成效显著,“十一五”末产业总产值达80亿元,成为促进贫困县域农户增收的有力“助推器”。由图3可以看出,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已在全省独占鳌头,发展势头强劲。

    图3 “十一五”末贫困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与全省的对比资料来源:甘肃省扶贫办数据。

    一是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十一五”末,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鲜薯生产达1000万吨。其中优势产区定西市的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鲜薯产量在450万~500万吨。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县(区)有5个,30万亩以上的县(区)有9个,而定西市的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跻身全国马铃薯种植大县(区)行列。随之而来的是马铃薯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全省已形成中部淀粉加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