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基本民生包括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与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重要领域[1]。搞好基本民生建设,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目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把搞好基本民生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全省人民尽快实现“五有”[2],这既是提高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既定目标。
一 2012年河南基本民生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012年,河南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基本民生建设步伐,在利民惠民的鲜活实践中持续求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进一步加大对基本民生建设的投入力度
2012年,这是河南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共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河南省政府着力于普惠民生的一年。这一年,河南对民生工程投入的力度前所未有,仅上半年全省财政用于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支出就有1531.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0.3%,预计全年民生支出会超出3000亿元,其中用于全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的支出会超过1000亿元[3]。这一年,全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每项都与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一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三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五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六是提高城乡教育水平;七是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水平;八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九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4]。举全省之财力办好这些工程,必然促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改革与发展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二)将促进就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基本民生建设的着重点
2012年,河南省政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推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收到了促进就业的良好效果。截至2012年8月1日,在全省高校毕业生48.5万人中已有37.2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较2011年同期增加3万人,平均就业率达76.62%,同比有较大增长,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人数明显增加”的工作目标[5]。与此同时,全省农村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多万人。此外,仅在2012年上半年全省各级政府用于就业的总投资就达到18亿元,完成各类技能培训近200万人次,城乡新增就业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6]。2012年,河南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次上调,对年满65周岁及以上年龄的退休人员,分年龄段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50~125元不等。2012年上半年,河南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处在较快增长平台上[7];预期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实际增长9%左右[8]。
(三)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下工夫
一是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于2012年7月基本实现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同样的社会养老保障,为实现全社会“老有所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2年,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40万套,竣工22.5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2000公顷,项目计划投资504亿元[9]。三是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2012年,在“新农合”方面的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70%,参合农民住院补偿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参合农民在乡级、县级、市级和省级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90%、80%、70%、50%[10]。四是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及复员军人补助标准;2012年,河南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180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87元[11],在乡老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600元[12]。五是启动“社保”一卡通工作;计划2012~2015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省、标准统一、多领域应用的社会保障一卡通应用服务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使持卡人在全省各地均能适时享受公共就业、医疗费结算、待遇领取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