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就业乃民生之本。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在促进就业方面更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要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这是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是河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要走好这条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一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引领,加快农民就业方式转变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来改变广大农村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全省人民的积极参与下,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推进,并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基础基本形成
近两年来,在河南广大农村,正悄悄地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探索继“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之后的第三条城镇化道路,即“不离土不离乡、只进厂不进城”的城镇化。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河南省在保证填满国家粮仓的同时,整合城乡资源,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让农民就近进入与城市社区同样标准的新型农村社区居住,让更多农民不必再背井离乡即可在家门口就近进入二、三产业就业或者创业,在享受城镇化生活的同时,实现稳定增收。目前,在河南全省已经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000多个,在建新型社区1435个,初步建成约400个,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省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几乎全部具备产业基础,周边均分布有工业、商贸物流业、高效农业、现代畜牧业或者旅游业等主导产业。比如,安阳市在已开工建设的113个新型农村社区周边企业的工业产值已经达到400亿元,可转移20万名劳动力。其中龙安区南田街道办事处南田村有3200多人,2/3的村民都在村庄附近的豫北金铅公司上班,月平均收入可达2000~3000元,技术型的村民月薪高达5000元。焦作市按照“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产业培育,把发展农村工业、现代农业、商业、旅游业、打工经济结合起来,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大做产业文章,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焦作孟州市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新乡市规划建设了28个产业集聚区,引导企业吸纳安置当地农民转移就业,从而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的目标,有效拉动了农村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在鹤壁市浚县王庄镇,按照规划,全镇所有村庄在未来将逐渐向中鹤新城社区聚集,村里一律不再新批宅基地。为保证农民进入社区后有收入保障,中鹤集团为全镇7万名并村进城人员提供了多条就业渠道。
(二)农民创业有了合适的空间
在各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以后,不但要有合适的岗位供农民就业,以便获得必要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要为那些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人员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通过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在这方面,孟津县的做法值得提倡。孟津县在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专门开辟了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开展进城、进厂、进店、进棚、进园“五进”活动,确保不少于30%的社区居民有自己的创业项目,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达到总劳动力人数的80%以上,以此提高群众收入。加快推进王楼纺织创业园、僧固保温材料创业园、东屯起重配件创业园、小潭乡高效农业创业园等农民创业园建设,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规划农民创业园、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发展现代农业四大途径,逐步实现就近转移农民、就近富裕农民、就近城镇化。目前,以上4个农民创业园全部完成规划并启动建设,已有52家企业入驻,就近解决农民务工6000余人,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创业园全部建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