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一 河南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河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2013年河南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将超过50万,就业形势严峻。而促进河南高校毕业生的省内就业对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实现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中原经济区的持续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毕业生省内就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河南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只有将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输送到各个岗位,才能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保障。
第一,强化中原经济区的人力资源优势。河南是人口和劳动力大省,丰裕的劳动力禀赋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优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河南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限,导致河南劳动力的质量不高。相对而言,大学毕业生则是优质的人力资源,如果每年几十万的大学生毕业后能省内就业,将大大改善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并将通过知识、技能的外部性,提升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中原经济区的人力资源优势。
第二,支撑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根据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的战略目标,经济区需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这些产业都与传统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和传统农业相区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综合应用了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实现优质、高效、创新、低耗、清洁、灵活生产与服务。中原经济区现有的劳动力队伍(包括4050人口、农民工、蓝领工人等)受知识、技能和视野等方面的限制,很难满足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战略任务的需要,而河南高校大批的毕业生将是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三,提升中原经济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是中原经济区的微观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是整个区域竞争力的基础。而管理、科技和经营水平则是企业间软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现代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人才。中原经济区的原有企业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经营管理方式比较粗放,行为短视,不重视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在成长发展中面临科技和管理瓶颈。近年来,河南引进了富士康等大型现代企业,但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本土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战略。当代大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促进大学毕业生的省内就业对提高经济区企业的技术水平,丰富企业的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学毕业生省内就业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河南高校毕业生的省内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还是一个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能否就业、就业是否稳定,关系着其个人的一生发展。大学毕业生在高校学习了先进的技能和理论知识,但这些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需要一个阶段的锻炼和积累,这就不仅需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就业机会,更需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所以促进大学生的省内就业,最主要的是为其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收入水平,这样才能保障大学生的基本生活,使其能够在相对固定的岗位上得到系统锻炼和提高,在工作经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去科学设计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树立一个对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知态度。特别是在“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和生活成本增加,而中原经济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省内就业是缓解河南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实现大学生稳定就业的主要出路。
另一方面,大学生省内就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河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显示,河南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57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7%。目前河南城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200万人,10个河南人中就有一个老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但由于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政府财政实力较弱,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