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区建设研究报告

    作者:买小英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摘要:甘肃省要围绕横穿省内的丝绸之路建设文化发展带,打造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和创新示范区,其中建设“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基地”,虽然在自然条件、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不利因素,但是从战略地位、重心作用、自然资源和人文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等方面来分析,建设该示范区具备着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本文就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一论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国已步入省份经济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甘肃省要打造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和创新示范区,提出围绕“一带”,建设“三基地”,打造“十三板块”。[1]目前,国家15个相关部委已经同意并支持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和创新示范区,国务院正在做相关审查工作,有望近期获批。

    围绕东西横穿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建设文化发展带,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有效利用资源、大幅降低社会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有力尝试。河西走廊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正是打造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和创新示范区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的中心和重心。

    一 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现状

    河西走廊亦称甘肃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40~100公里,包括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等市。这里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黄金通道。古往今来,它在华夏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一)生态资源基础

    1.自然景观

    甘肃被地质学家称为“最丰富的地质和地表特征博物馆”,而河西走廊一带不仅有大漠戈壁、黄土高原、草原森林、冰川雪峰、戈壁绿洲,还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是极具旅游观赏性和开发价值的生态文化。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马场——山丹军马场;有集森林、草原、高山、峡谷、河流、草甸及野生动植物于一体的哈尔腾和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有分布在祁连山脉上的26座5000米以上的高峰,有遍布227条高山冰川,是河西走廊的“高山天然水库”;有天祝的马牙雪山,及现已开发建成的嘉峪关“七一”冰川和肃北“透明孟柯”冰川等旅游景点;有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的河西丹霞地貌,尤其是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有占全省草原面积1/2以上的河西走廊草原,有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有神秘的祁连山布尔智原始森林,有广袤的抓喜秀龙草原以及位于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境内的大面积森林、草原;有代表大漠风光沙区旅游的敦煌阳关沙漠森林公园、武威沙漠公园等景点;有培育和繁殖珍稀动植物的民勤沙生植物园(是全国成立最早、沙生植物最多、种类最全的沙生植物博览园);有凉州区的甘肃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该中心首次成功繁殖在我国绝迹半个世纪的赛加羚羊、普氏野马等珍稀动物);有玉门关雅丹魔鬼城、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戈壁等。

    2.人文遗产

    据统计,甘肃馆藏文化数量和珍贵文物数量均居全国第五位。河西走廊地区的人文遗产极为丰富。

    (1)丝路文化:武威、敦煌、张掖是历史文化名城[2];敦煌莫高窟位列全国四大石窟第一位;武威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中国邮政标志“驿使图”出土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等。

    (2)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中国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化艺术宝库;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

    (3)简牍文化:简牍与甲骨文、敦煌遗书、明清故宫档案被学界称为“20世纪古代文化的四大发现”。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武威汉简、居延新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内容涉及天文历法、医学、古代气候的变迁、农业生产、兵器制作等各个领域,出土数量达6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0%。

    (4)西夏文化:武威被誉为西夏“酒都”,曾是西夏名酒酿造基地和贸易中心。据《册府元龟》记载,当时辽国向宋王朝进贡的就是凉州酒,堪称“国酒”。酿酒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当地手工业的发展,现今武威市凉州区古城乡一带留存西夏时期的瓷窑,最大的占地约8平方公里。

    (5)五凉文化:是武威历史文化的代表。凉州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地灵人杰。五凉时更是“多士之邦”。《晋书》《魏书》《北史》《隋书》等古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