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社会企业的兴起:理论观点与中国实践

    作者:何辉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摘要:自社会企业的概念被引入国内以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学术界、企业乃至政府都逐渐对其予以关注。与此同时,关于社会企业的界定、特征以及我国社会企业的特点等问题,仍存有争议。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系统辨析了社会企业的概念、社会企业的特征及其分类,并介绍了我国的几个社会企业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我国社会企业从概念引入到出现和发展作了历时的梳理,对当前的社会企业作了分类,提出中国的社会企业光谱,并就我国社会企业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ocial enterprise has been increasingly causing the attention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cademic circles, enterprises and even the government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Meanwhile, there is still controversy over 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social enterprise, the social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other relative issue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ncept, feature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social concept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In addition, the author introduces several cases of the social enterprises. Based on this, in the rest part of the paper,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social enterprise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ocial enterprises, classifies the social enterprises in current situation, puts forward the light spectrum of the Chinese social enterprises, and discusses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concern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hinese social enterprises.

    社会企业,目前是研究第三部门、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创新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而言,社会企业就是在非营利组织中引入经营方式获得收入,或者是商业企业接受公益理念而从事的非营利活动。社会企业,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做一种创造社会价值的新机制。学者、政府、企业、媒体和非营利组织等都逐渐认识到社会企业对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的重要性。政治家,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企业家如e-Bay的创始人斯科尔,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经济论坛等,都给予社会企业特殊的关注。近年来,在欧洲和美国,已经出现数量众多的社会企业。而一些社会企业的领军人物,如尤努斯等,不仅在自己的国家,而且到发展中国家去帮其建立社会企业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甚至推动社会变革。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近十几年来,社会企业以一种社会运动的形式在世界各地发展出各种形式的组织,这些组织都强调运用一些企业的方式来实现其社会目标。在一些国家,社会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商业企业。在实践中,社会企业的概念则涵盖了众多的活动类型,包括非营利组织利用从商业企业学到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来重构自身,在一些慈善家和组织的支持下,承担一些具有社会目标的社会公益创业项目,以及一些个人发扬卓越的社会企业家精神创造组织来实现社会的变革等。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整个社会分为市场、政府和社会三个部门的三分法。在三个部门的分析框架下,社会企业作为介于传统的非营利组织与商业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是一个非常新的事物。社会企业有何特别之处?社会企业与传统的非营利部门、商业企业乃至政府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精神,这三个相似的概念如何辨析?它出现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上面列出的一系列问题,本身就说明社会企业是一个仍在成长的组织类型。研究社会企业对中国有何意义?中国的社会企业又在哪里?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

    一 概念

    (一)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和社会企业家精神

    在国内目前能够见到的社会企业的文献中,与社会企业相关的主要有三个概念,即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社会企业家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很多时候也翻译成公益创业、社会创业、公益创新、社会创新等)。这些概念在很多学者看来基本上是可以相互替换使用的,因此很少对这三个概念的不同之处进行辨析,也缺乏基本的分析和相应的理论关注。而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概念背后,或许对应着不同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建设。因此,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对社会企业的认识,也为本文后面的内容提供一个基本的概念框架。

    1.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

    社会企业是既追求社会目标又追求经济目标的组织,在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并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与社会企业家和社会企业家精神相比,社会企业概念强调的是组织形态。与以营利为主要甚至唯一目标的商业企业相比,社会企业偏重于公益目标。例如,有学者认为,社会企业是一种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私人组织,为弱势群体服务,提供对社会有益的产品。而公共部门和自由市场体系提供的这类产品并不能满足需要。[1]与第三部门的非营利组织相比,社会企业偏重于对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使用,以及强调组织的营利性和可持续性。

    2.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

    社会企业家,简单说就是创建或运营社会企业的人。在社会企业的研究文献中,社会企业家这个概念出现得很频繁,甚至一些文献的研究主题就是社会企业家。为什么呢?社会企业的商业和公益的双重性,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性,决定了社会企业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是极具挑战性的,因此社会企业家往往成为社会企业研究的主角。一定程度上,某个社会企业的出现和运营往往命系于社会企业家个人。有学者总结社会企业家的突出特征是,他们针对社会问题,如失业问题和社会排挤问题,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创新途径,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方式满足社会需要,并尽可能将弱势群体重新整合进劳动力市场。彼得·布兰克霍夫将社会企业家的企业经营行为分为六类:开发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拓展现有产品或服务;在新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