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07~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2007~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摘要:

    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国家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社会秩序总体稳定。但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能扭转,群众反映较大的医疗问题尚未根本改观,一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影响。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总体上将会把连续五年经济增长10%以上的态势在2008年继续保持下去,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将会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起落的影响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走向未来具有界标意义的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第三位。

    关键词: 社会形势民生
    Abstract:

    China had fast socio-economic growth in 2007,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ontinued to be improved,employment pressure was somewhat reduced,the state dramatically increased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education,medical care and social security,and the overall social order remained stable. However,the prices of food and housing grew too rapidly,the enlarging income gap had no change,the medical care issues that were mostly concerned by people had no fundamental change,which had some impact on the life of the low-income group. China will continue the economic growth level of 10% in 2008,and the huge economic system of China will make the impact of2008 Olympic Games less fluctuated than people once anticipated. 2008 i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ies,it is a year of landmark that the GDP of China will reach the third place in the world.

    2007年,中国宏观社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社会建设在许多领域获得快速推进,解决各种重大民生问题的力度空前加大。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完整正确地提出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化改革、协调发展、突出关注民生、更加注重公平,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

    一 2007年社会发展基本形势

    2007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两个突出的特征:①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已经连续5年GDP增长保持在10%以上,为社会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社会建设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在若干重要民生领域形成了快速推进的发展态势。

    (一)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基本形成

    根据中共十七大报告的部署,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包括六大民生任务:①优先发展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②积极扩大就业和协调劳动关系;③建立健全公平合理收入分配制度;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⑥通过完善社会管理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六大民生任务,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

    (二)经济继续超周期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成为主题

    2007年是从2003年启动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第三次高速增长周期的第五个年头。前三季度,GDP为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2006年同期增长幅度。预计2007年全年GDP增长速度将超过11%,GDP总量将突破23万亿元,逼近或达到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但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题,迄今为止,国家在年内已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的基准利率。

    (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农村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在近年来实施的中央一系列利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村形势明显好转。2007年,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夏粮产量11534万吨,比上年增产145万吨,增长1.3%;秋粮继续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过5亿吨,这是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可达8%左右,这是1997年以来近11年间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年份。农村社会建设事业取得新进展,随着政府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长期困扰农村的义务教育要向农民收费的问题得到解决。国家还对农村教育给予财政投入的倾斜,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基本都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即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这项政策惠及了1.48亿农村学生。政府还加快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2007年6月末,这项制度已经覆盖全国农村84.9%的县市区和82.8%的农业人口。与此同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展,农村养老保险也在积极试点。据各地调查,免除农业税以来,农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持续上升,农村社会比较稳定。

    (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长显著

    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13.2%,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14.8%,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均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但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扩大态势,扩大的速度放缓。

    随着收入增长以及国家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2007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3827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不过,物价上涨比较显著,出现需要警惕的通货膨胀苗头。

    消费的增长和股民的增加导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速放慢。截至2007年9月底,中国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7.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9.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621亿元,同比少增9710亿元。2007年,进入股市的居民人数大幅度增长,居民储蓄更多地向股市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