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
伴随着世界经济动荡和外部冲击加剧,我国从2003年开始的一轮“软扩张”经济周期接近尾声。我国将从2008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据预计,新一轮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模式将仍然是“谷峰相杂”的混合型增长,经济周期的主体轮廓将延续稳定态势,宏观经济调控既要注重局部稳定性和长期平稳性,又要强调短期有效性和长期平衡性。稳健性政策操作将有条件地松动,以更有效地进行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双重管理。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turbulence and aggravated exterior affection,China’s “soft expanding” economic cycle that started in 2003 has drawn to a close. China will start a new-round economic cycle in 2008.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new-round economic cycle will still fluctuate with the feature of mixed rise combining peaks and valleys. The main outline of the economic cycle will continue the stable tendency.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will place stress on local stability and long-term smoothness,short-term effectiveness and long-term balance. The moderate policy operation will be loosened conditionally so as to make a more effective aggregate demand management and aggregate supply management.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一轮快速增长的经济长波。如果按照经济增长阶段来进行划分的话,1978~1991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是以总供给因素为主要驱动力量的,这个阶段也成为了这轮增长型长波的初始阶段,该阶段结束的基本标志是供给短缺的瓶颈制约得到了初步缓解。从1992年开始,这轮经济增长长波开始进入主体区位,我国经济开始快速稳定增长。目前这段主体区位已经经历了16年的过程,在此期间完成了三个各具特征的经济周期。其中,1992~1996年的经济周期处于总供给和总需求双因素驱动阶段,该经济周期内的实体经济和名义经济的规模和活性都十分活跃,不仅出现快速经济增长,而且出现了急剧通货膨胀,该经济周期的结束以经济“软着陆”为标志,从此我国经济开始步入经济增长的总需求单因素驱动阶段。[1]
从1997年开始,我国经济卖方市场特征形成并得到巩固,宏观经济调控开始倾向于总需求管理。这个时期我国完成的两个经济周期是1997~2002年的经济“蛰伏”周期和2003~2007年的经济“软扩张”周期。[2]这是以经济运行态势和宏观经济调控方向来划分经济周期的。1997~2002年,我国经济始终处于轻微通货膨胀紧缩和适速经济增长状态,该经济周期阶段的总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惰性,同时宏观经济政策缺乏短期灵敏性。[3]经过整整一个周期的积极政策干预和刺激总需求形成,我国经济终于从2003年开始加速,进而进入了一个具有缓慢扩张的“软扩张”周期。[4]
但是,随着2008年国际经济动荡、外部经济冲击加剧、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受到了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通货膨胀压力没有得到明显缓解、股票市场极度委靡和投资渠道出现梗阻等不利条件下,我国经济“软扩张”周期可能由此结束,2008年将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波动的开始。为此,我们将根据经济周期理论和我国经济长波趋势,结合当前经济运行态势,描述和分析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基本态势和动态特征,并提出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建议。
一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模式的变化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后半个历程的总体经济特征,我们选取了实际GDP、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财政支出、工业产出增加值、零售商品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这8个经济变量的同比增长率来描述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的基本层面,数据范围为1992年第一季度到2008年第二季度,并进行了整理。[5]在下面的图形中,我们用阴影将1992~2007年分为1992~1996年的“软着陆”周期、1997~2002年的“蛰伏”周期和2003~2007年的“软扩张”周期,并将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视为新经济周期。各图中的实线表示各同比增长率的走势,细虚线表示相应的趋势成分(H-P滤波),粗的水平虚线表示整个样本区间的平均增长率。
首先,我们从图1的实际GDP增长率的轨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经济周期的边界,当经济增速低于或者高于这个阶段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时,旧的经济周期结束而新的经济周期开始。在“软着陆”周期内,经济增长速度一直缓慢下滑,最终以跌下两位数水平而结束;在“蛰伏”周期内,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低于平均增长速度,并且一直整理和盘整长达6年之久,这是总需求管理的惰性和稳定期;在经济“软扩张”周期,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攀升到平均增长速度之上,并且终于稳定下来;进入2008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又回落到平均增长率附近,这是新经济周期开始的最明显迹象。
图1 1992~2008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
其次,我们从图2给出的通货膨胀率轨迹中可以看出,除了“软着陆”周期以外,通货膨胀率周期与经济增长率周期基本同步,这体现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正相关关系。[6]由于通货膨胀过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我们需要从通货膨胀率趋势过程中来判断和识别经济周期。进入2008年后,由于通货膨胀率趋势曲线开始穿越平均曲线,因此这也是新经济周期开始的迹象之一。
图2 1992~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率
图3和图4给出了这些经济周期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操作的基本过程。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软着陆”周期内货币政策一直以紧缩为基本导向,而进入经济“蛰伏”和“软扩张”周期后,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色彩十分突出。在2008年的前两个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