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简介
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前身是由原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原高交所”)和原深圳市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原交易中心”)合并而成的。建立联交所,整合产权交易机构,是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贯彻落实《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完善深圳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增强城市辐射力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联交所是深圳市唯一的综合性产权交易平台。联交所采用“1+5”的经营模式,以完善架构深圳市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中心,建设深柜市场,辐射公有产权交易、文化产权交易、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五大板块,辅以公司属下PE基金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业务增值机构,构架规范程度高、专业服务强、透明高效、创新型的各类产权交易平台和投融资平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联交所发展历程
1993年,原交易中心成立。2000年,原高交所由李长春同志亲自批示设立,是国内首家股份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原交易中心创建了产权交易阳光管理体系。2001年,原交易中心开发了产权交易管理软件系统。2002年,深圳市政府批准原高交所接管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市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同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李长春的陪同下,前来原交易中心视察工作。尉健行对原交易中心实行的“阳光管理体系”,以及原交易中心研究开发的“深圳市企业产权交易管理软件系统”和“两手紧握”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作了重要指示。2004年,深圳市委、市政府[2004]1号文件批准原高交所开展企业股权交易见证业务。同年7月,深圳市工商局将深圳市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移交至原高交所办理,“股权登记托管中心”成立。2005年,经广东省科技厅及深圳市政府批准,中国(华南)国际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下称华南中心)于2005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具体运营主体为原高交所。2006年,原高交所推出“股改+托管+私募=>成长+上市”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深圳市政府对此计划提供科技发展资金配套资助。2007年,原高交所发起成立中国首家有限合伙制“南海成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008年,深府[2008]200号文件明确鼓励原高交所暨华南中心探索创建非公开股权柜台交易市场。2008年底,原交易中心正式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平台。2009年,国务院批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支持在深圳设立场外交易市场,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10月,由华南中心和原高交所创建的中小企业非公开股权柜台交易市场——SOTC深柜市场正式挂牌成立。2009年11月16日,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
(二)联交所建设意义
1.构架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区域产业整合升级
以深交所主导的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使深圳具备天然的资本市场结构优势,作为资本市场结构中最基础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联交所的建设为产权交易市场提供信息流通和价格发现的场所,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助于推动深圳及珠三角产业升级、产业整合、技术转移,增强城市辐射力和竞争力。
2.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制度体系,加强对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
联交所是深圳唯一具有国有资产交易资格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所,拥有规范化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规则、交易体系和交易流程,通过产权进场公开挂牌、公平竞争和规范操作,为各类公有产权的价格发现和价格形成提供场所,强化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防止腐败,为国有产权的保值增值提供公开、公正、公平和高效的平台。
3.提供企业增值的高效运作平台,为公开资本市场输送优质企业资源
联交所具有良好的市场运作经验,完备的合资格投资人认证登记制度,集聚了天使投资、VC、PE等各类股权投资资金,为场内合格投资人提供便捷的投资进入与退出渠道;集中深圳市及珠三角区域的优质中小企业资源,通过市场化手段对企业股权进行估值定价,充分发现企业价值,推动企业资本运作,通过私募融资、治理督导,为公开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