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促进社会融合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作者:卢汉龙 周海旺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摘要:

    本年度社会发展报告以“社会融合”为主题展开。社会融合的基本含义是多元整合,消除社会排斥,谋求平等发展机会和共享发展成果。报告认为成功举办世博会为上海历史添上浓墨重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上海具有较高社会融合度的城市氛围。而为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也需要促进社会融合,让不同的人群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成就自己。导论着重分析了上海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对社会融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社会政策突破: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面由户籍人口拓展到常住人口,在结果公平、公共资源配置公平、社会关系平等等方面均注意发挥社会政策的调节作用,促进了社会融合。报告也指出,上海的公共服务政策需要从消除社会矛盾向更为积极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和渠道方向转变。要把促成社会融合的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生产力的要素。报告认为,上海今后在社会建设方面需要为全国提供更多的经验,因为上海的市场经济制度发展已经开始形成公民社会的基础。社会建设的核心是组织建设,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组织的建设。报告从组织建设的角度对上海今后发展的社会政策提出思路性建议,并认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制度,发挥公民社会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基础性作用,促成真正的社会融合发展。

    2010年对上海而言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是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以城市与生活为主题的世界综合类博览会,这将在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文明古国,这个在全国堪称最为现代的城市经过举办世博会的洗礼,变得更为成熟,更为自信。上海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身具有的发展潜力,也更加认识到自我发展中的弱点和前景。

    一 本报告的基本背景

    本年度的上海社会发展报告以“社会融合”(integrate)为主题。我们将在总结当年社会发展过程,展望发展前景,并提出发展建议中集中关注和体现这个主题。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上海变得更加成熟自信,并具有全国一般性意义的发展经验。要让城市生活更为美好,从社会的意义上看,社会融合是基础,也是目标。无论是从成功举办世博会所需要的社会基础,还是从世博会展览所传递的各国城市文明的经验,都让我们这个城市感受到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融合,相互欣赏,共同合作与齐力创造之重要。

    尽管社会融合一直为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策分析家和政策制定者们所关注,但社会融合的含义还是比较纷杂,理论上也缺乏一贯性,一般被视为多维度的现象或多参数的应变量。根据研究报告对象和目的的不同,相关的研究区分为实证研究和政策应用两个研究领域;依据关注层次的不同,将社会融合归纳为个体层次、群体层次和整体层次等三个层次。以此为脉络,和由来已久的“同化论”与“多元化”的争议,以及社会网络理论之间相联系均是我们诸多报告的理论支持。上海是一个以外向和移民为特征的城市,中国的改革与开放也使中国正在进一步走向世界。世博会为多元文化融合提供了难得的展示舞台,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社会需要融合的信号契机。社会融合需要社会政策的引导和推助,也需要我们认识到社会融合对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理解,以及它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主题的内在联系。

    无论是有意还是不经意的结果,“社会融合”成为上海近年来社会政策的重点。城市发展建设的目标,成功举办世博会都离不开一个和谐整合的社会,城市生活的基础需要一个融合的社会,实现包容性增长,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社会问题也需要以社会融合来协调。下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近年里,特别是刚过去的2010年发生的一些重要事项,分析社会融合对我们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经过30多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创造了世界奇迹。然而,社会领域一系列新的矛盾与问题不断凸显,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任务被列入议事日程。2004年,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引起社会各界很大反响。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社会建设办公室,承担社会建设的实践任务。近六年时间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对推动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9年11月17日,上海市委召开了全市社会建设推进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讲话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这次全市社会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上海市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提出上海社会建设的工作目标,要求用5~10年时间,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社会建设基本框架。进入2010年,随着举办世博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作为配合世博会顺利进行,提供了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基础和城市氛围。

    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是上海举办中国世博会的开馆期,这是国家和全国人民对上海的信任和委托,上海也把2010年称作“世博之年”,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总动员。从两年前启动“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开始到实际举办世博会的184天时间,是对上海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一个大考验。安全办博成为全党和全社会关心并为之努力的大事。它寄托着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见证了民族振兴的辉煌历程。在年初召开的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市市民发出倡议,表示要当好东道主,增强责任感,珍惜世博盛会对城市科学发展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机遇,全力以赴,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1]在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支持下,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