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
2010年,辽宁省新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这些都为辽宁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2011年,辽宁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将谋求更大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回顾
2010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前所未有的干劲整治环境,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力以赴建设生态辽宁。
1.环境质量总体趋于好转
辽宁省2010年前三季度环境质量总体趋于好转。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3%,平均优良天数为263天,同比增加4天。各城市优良天数在235~272天之间,大连和营口两市最多。11个城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平均浓度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14个城市监测的42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全省总达标率为99.8%,其中地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地下水水源达标率为99.5%。
全省6条主要河流监测的36个干流断面中,2个断面COD超标,占5.6%,同比持平;55.6%的断面氨氮超标,同比下降5.6%。辽河流域4条河流监测的26个干流断面COD全部符合Ⅴ类水质标准,17个断面氨氮超标,占65.4%,同比下降7.7%。氨氮污染以辽河三合屯、浑河七台子断面最为严重。监测的42条辽河流域支流中,59.5%的入河口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同比下降6.4%。COD超标断面比例为28.6%,同比下降10.4%;氨氮超标断面比例59.5%,同比持平。入省的4条河流中,西辽河、东辽河符合Ⅴ类水质标准;招苏台河氨氮、生化需氧量超标;条子河COD、氨氮超标。
监测的14座水库水质基本保持良好,大伙房等11座水库为Ⅱ类水质;乌金塘水库为Ⅲ类;参窝水库因氨氮超过Ⅲ类标准为Ⅳ类水质,但浓度同比下降9.6%;白石水库生化需氧量略超Ⅲ类标准。
丰水期,全省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4.2%,与上年同期持平。6个沿海城市中,葫芦岛、大连、丹东海域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锦州海域为83.3%,营口和盘锦海域为33.3%。不达标的功能区主要集中在辽河、大辽河、大凌河河口的二类水产养殖区,而影响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指标为无机氮。
2.辽河流域整治稳步推进
从2008年开始,辽宁举全省之力集中整治辽河,截至2009年底,辽河流域干流26个断面全部消灭了劣Ⅴ类水体,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提出的辽河治理任务,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十一五”辽河水质目标。
虽然辽河干流治理成效明显,但支流治理并不理想,截至2009年底,辽宁省43条主要支流河中,仍有14条超过Ⅴ类水质要求。为进一步巩固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果,辽宁省政府决定于2010年6~12月开展辽河支流河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的整治范围包括: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大凌河、鸭绿江6条省内主要河流的支流河,重点是水质劣于Ⅴ类标准的一级支流。主要工作目标是:到2010年年底,全省6条主要河流干流断面、辽河流域43条一级支流入河口断面、流入辽河的28条支流和排干渠,必须达到Ⅴ类水质标准。经过全省上下努力,辽宁支流河整治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10月底,辽河43条支流河中,除抚顺将军河和沈阳白塔堡河外,其余支流河全部达到Ⅴ类水质要求。
3.“减排百日攻坚战”确保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2.9%,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2%。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并为“十二五”打下良好基础,2010年7月,辽宁省政府下发《关于确保实现全省“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对落后产能和“两高”行业过快增长等重拳出击。
辽宁省环保厅进一步严格重污染行业环保准入政策,提高行业排放标准。对未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有关部门将依法吊销其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依法停止落后产能生产的供电供水。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将严格控制国家和省安排的投资项目,实行项目区域限批,暂停对该地区项目的环评、供地、核准和审批。
同时,2010年辽宁省不再审批、核准、备案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项目。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减反增的地区,省环保厅将暂缓项目环评审批。未通过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