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张立波 陈少峰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摘要: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和的先导型产业,发展文化产业需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政策推动、特色促进、集约经营、整合发展、活动经济、项目带动和企业主体等基本要素,探索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地域层面、产业集聚园层面和文化企业层面都涌现了一些成功案例,其发展模式及经验值得分析和总结。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管理体制滞后、市场观念模糊、人力资源短缺、缺乏核心竞争力等瓶颈制约,突破瓶颈首先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其次要适应市场化、全球化、数字化等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Abstract:

    Cultural industry is a leading industry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economy,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needs to consider basics such as market demand,policy promotion,distinguishing feature promotion,intensive management,integrated development,activities economy,projects and enterprise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ode suited for China.In recent years,some successful cases of cultural industry have emerged in China in the regional level,agglomerative zone of cultural industry level and cultural enterprises level,and their development mode and experience are worth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At present time,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is facing bottlenecks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 lag,fuzzy concepts of market,human resource shortages,and lack of core competitiveness.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ose bottlenecks,firstly we need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to 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and transform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then adapt to the trends of marketization,globalization and digitization,and gradually promote the competitive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在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和发展的时代,以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从自发增长时期转入自主发展时期,由此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也相应地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呈现多样化、立体化的生动景象。回顾和反思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与现状,总结其中的经验及得失,对于指引我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自主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和的先导型产业。作为世界上较早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或地区,美、欧、日、韩都根据自身特点走出了成功的路子,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近十年来,我国各地也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探索和选择了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总有一些共性的支持性因素。概括说来,好的或成功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如下一些基本要素。

    1.市场需求

    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消费者的需求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火车头,也是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的根本依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准确把握:谁能准确地把握文化消费需求并满足这种需求,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和优势;谁能不断发掘和满足文化消费的潜在需求,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世界范围来看,基于市场需求而自发形成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往往也是最有特色、最具活力的模式,相应地,因市场需求而自发形成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往往内生出一种市场生态的自我发展机制,因而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并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标志性区域。因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第一位要素,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动作,了解和研究各类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包括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政策推动

    由于文化产业本身具有精神产品的属性甚至具有某种意识形态属性,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特别是在有集权传统的国家或地区),政府作为“第一推动力”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需要首先更新观念并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通过产业扶持政策和相应战略规划来促进产业的整合和升级,通过充分发挥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来实现项目带动、区域集聚和规模化发展。不管是在美国、英国这些市场经济非常成熟的国家,还是在法国、韩国、日本等比较倚重政府权威的国家,政策推动对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国内,目前各地蓬勃兴起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建设大多是政策推动的例证。另外,政府的体制和机制还要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与经济基础相矛盾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这样才能使文化产业逐步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特色促进

    所谓特色促进,即在充分考察固有文化资源及要素优势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当地发展的文化产业,走差异化之路,做到扬长避短,通过强化其优势或长处来推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其一,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精心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以专项资金组织大型文化活动来促进文化消费,以自身特色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始,以高科技与摇滚乐的声响、图像相结合,创造出最佳摇滚乐效果,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年销售额达600亿美元的意大利时装业不仅造就了超过世界1/3的时装大师,而且为意大利1/5的从业人员创造了就业岗位[1]。其二,也可以通过培育特色活动来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如河南郑州市充分发掘少林禅武文化,推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它是以演绎和谐中原文化为主题,以挖掘禅宗和少林武功资源为切入点而创作的大型山地实景演出剧目,吸收了当地150余位农民演员参与演出,也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

    特色促进,需要着力开发一批文化品位高,富有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产品和特色鲜明的饮食、健身休闲及文化娱乐产品,发掘一批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演艺娱乐节目,创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产品,打造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例如本山传媒集团以演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