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
岳阳县总面积2716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人,辖20个乡镇,是一个农业大县。“十一五”期间,岳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四化两型”、“五市一极”战略,认真践行“民本岳阳”的执政和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科学跨越,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势头。2005~2010年,全县GDP由56亿元增加到135.6亿元,增长142.1%;财政总收入由1.13亿元增加到4.2亿元,增长27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928元增长到16030元,增长131.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由3939元增长到6988元,增长77.4%。2008年、2009年、2010年,岳阳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经济强县”。
一 真心实意增进民生福祉
近几年来,岳阳县积极探索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的发展路子,在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重大民生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现实问题上下工夫,充分调动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贡献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10年,全县民生投入达到9.8亿元,是2005年的3.7倍。
1.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
一是率先帮助东洞庭湖专业捕捞渔民上岸定居解困。岳阳县带头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在全省率先创造性地完成了渔民上岸定居和综合解困工作。新建4个渔民新村,集中安置148户,分散安置219户,渔民第一次落地生根,有了一个稳定的家。建立渔民社会保障机制,为渔民解决大病救助、合作医疗、子女就读、“天吊族”户口、转产转业等困难和问题,上岸渔民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国家政策的普惠。岳阳县被评为全省渔民解困工作先进县。
二是积极开展山区“老典型”民居还建。岳阳县毛田、云山、相思、黄沙街等乡镇有4个学大寨时期集中建设的“老典型”居民区,共435户1753人居住在没有钢筋水泥的两层楼房中。从2009年开始,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帮助群众拆危还建。2010年,云山乡云段村和毛田镇八斗村的253户危房已有158户搬进新居,相思乡、黄沙街镇集中居住的182户危房,已经新建53户,动工84户,其余的危房均已拆除,正在规划设计,年底可全部住进新房。
三是从根本上解决特力商城危房问题。特力商城是1994年深圳特发集团在县城开发的住宅区,涉及30栋482户1960人。多年与开发商协商未果,住户意见很大,多次到市县上访,成为困扰县委、县政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2008年,通过多次协调,开发商和业主达成了“拆迁还建”的共识。2010年,住户搬迁、临时安置、危房拆除等工作已经完成,16栋房屋开工建设,年底住户可以搬进新居。
2.人民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一是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卫生县城。积极对接市区“南延”,实施“东扩、西拓、南移、北靠、中提”战略,全力推进“五创”提质工作。完成“新包旧”、“拆围见绿”、背街小巷改造、人行道板铺设等市政工程建设,贯通城区主干道路,平稳取缔了县城客运三轮摩托车,新上城市公交和出租车,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幅提升。新建县城污水处理厂、体育馆、厚德广场,启动荣湾湖综合治理和城南河风光带建设,城区管道天然气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城区居民供气已开通2000余户,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强力推进控建拆违,控违136户16320平方米,拆除私房47户6124平方米,城市管理日趋规范。通过提质扩容,县城面貌实现了大变样,市民素质得到了大提升,2010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目前,岳阳正朝着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迈进。
二是构建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公共平台。集贸市场是一个与千家万户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篮子”工程。2010年3月初,有网友发帖反映,县城致富步行街和中心市场破烂不堪,货源不足,价格昂贵,管理混乱,扒手猖獗,群众没有安全感。经过实地察看后,县委紧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成立专门班子进行整治和改造,致富步行街及中心市场现已成为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将县城12个集贸市场整合改造为6个标准化、专业化的集贸市场,并把集贸市场整治提质向乡镇延伸,全县共新建、整治提质26个集贸市场,实现了县、乡镇集贸市场的全覆盖。
三是依法整治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问题。率先出台《岳阳县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和《岳阳县2011年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多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