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
一 研究背景
增城,这个集新型工业区、文化产业区与生态休闲旅游区为一体的新兴城市,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外来人口已高达50多万,以青年人为主。一直以来,外来务工青年为增城增添了巨大的社会活力,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外来务工青年已成为增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然而,外来务工青年具有流动性、分散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在社会背景、生活习惯、文化程度、个人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组织管理的难度很大。外来务工青年大量涌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增城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因此,切实了解外来务工青年的需求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与服务,已经成为增城市社会管理科学化、人性化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
为深入了解增城外来务工青年的生存现状,准确把握其需求、发展与问题,切实有效地为增城外来务工青年提供长效的志愿服务,增强外来务工青年在增城市的归属感,探索建设幸福增城的有效模式,共青团广州市委、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共青团增城市委以增城市新塘镇大敦村为载体,联合开展了对增城大敦外来务工青年生存状况及需求的调查研究。
二 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即以问卷调查方法为主,以结构式访谈方法为辅。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01份,回收率93.5%。
(一)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法
鉴于增城市新塘镇大敦村外来务工青年人数庞大、人口流动性大、工种多样性等,同时,务工青年又分为有工作单位的雇工和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散工,所以问卷调查抽样除了在工厂抽取样本外,出租屋和商业街也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其中,综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偶遇抽样方法,在工厂、出租屋和商业街三个区域一共选取750个样本:在工厂选取400个样本;在出租屋选取250个样本;在商业街选取100个样本。
(二)问卷发放方法
在此次调研中,调查员在发放问卷时严格按照上述的抽样方法执行,确保了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另外填答问卷时保证一个调查员对应一个外来务工青年,当场完成填答问卷当场回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三)个案访谈
此次调研的个案访谈是对问卷调查的补充。为了使访谈可以挖掘出更多有效信息,访谈对象的选取尽量具有多样性、代表性,确保访谈的顺利开展。调研中,一共选取了17个访谈对象。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男性11人,女性6人;工人9人,工厂董事长2人,中层管理者4人,小学生家长1人,干警1人。访谈从正面和侧面的角度了解大敦村外来务工青年的生存发展现状和需求,保证了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 样本基本情况
(一)性别结构
本次调查性别分布较均衡。在671份有效问卷中,男性为352人,占52.5%,女性为319人,占47.5%(见表1),男性稍多于女性。
表1 性别结构
(二)婚姻状况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回答婚姻状况的有效问卷为693份,其中已婚青年占46.9%,未婚青年占44.6%。外来务工青年中未婚同居者,占6.1%,离异及丧偶青年,占2.0%(见表2)。
表2 婚姻状况
(三)政治面貌
本次调查六成以上务工青年政治面貌为群众(66.4%),所占比重最大,共青团员192人,占有效样本总数28.0%,中共党员33人,占4.8%(见图1)。
图1 政治面貌分布(N=685)
(四)文化程度
总体而言,大敦村外来务工青年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学历的423人,占61.3%,高中/中技/中专学历的青年占26.4%,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不足7%,此外,还有极少数务工青年为小学及以下学历(5.8%)(见图2)。
图2 文化程度分布(N=690)
(五)月均收入
被访青年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在684份有效问卷中,月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为78人,仅占11.4%,大部分(61.4%)受访青年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其中月均收入在1601~2000元之间的人数为151人,占22.1%,近四成(39.3%)务工青年月均收入低于1600元,值得注意的是,尚有6.1%的受访者平均每月收入低于800元(见图3)。
图3 月均收入(N=684)
(六)居住年限
在被访青年中,半数以上务工青年在大敦居住不超过2年(50.9%)。在大敦居住2~5年的人数为171人,占23.8%。超过七成务工青年来大敦时间为5年以下(74.7%)。来大敦5~10年的青年占15.0%,10年以上的务工青年占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