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应急监督的实践创新

    作者:四川省反腐倡廉建设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摘要:本文介绍了合肥改革招投标制度防治工程建设腐败的情况。首先分析了实施“四个统一”,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之后介绍强化分权制衡,建设项目全流程管理改革的情况;最后总结了合肥招投标和项目建设管理改革的效果和启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面对旷世巨灾,抗震救灾迫在眉睫,灾后重建任务繁重,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纪检监察工作尤为重要。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投入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创造出十分宝贵的经验。

    一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监督检查工作带来的挑战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加之此次巨灾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化迅猛推进、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时期发生的,这些背景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成为对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和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监督检查工作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处置时限空前紧迫,监督工作面临快速响应新形势

    地震突如其来,生命救援,分秒必争;生存救助,迫在眉睫;重建工作,刻不容缓。党中央在举全国之力支援四川迅速开展抢险救援、临时安置受灾群众之后,明确提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力争“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要求。紧迫的形势要求监督检查工作必须快速反应、高效跟进,确保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迅速得到贯彻落实。

    (二)受灾范围空前广大,监督工作面临点多面广新问题

    四川灾区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21个市(州)有19个受灾,重灾区51个县(市、区),其中极重灾区39个。面对如此大范围的灾情,如何统筹谋划、科学调度,迅速实现监督检查工作对所有灾区救灾和重建资金、物资和项目的全覆盖,是必须切实解决的新问题。

    (三)救灾款物数量空前巨大,监督工作面临资金物资和项目规范管理新挑战

    中央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海内外同胞爱心泉涌,救灾款物数量之巨前所未有。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项目29692个,总投资8613亿元;全省接收社会各界捐赠资金201亿元,接收中央分配“特殊党费”80.3亿元。平均每个重灾县所使用的救灾和重建资金相当于过去年度财政支出的数十倍,绝大多数部门单位都承担着重建任务。每一分款每一件物都凝聚着社会各界的爱心、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灾区人民的期盼。如何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项目建设规范、干部清正廉洁,是监督检查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四)监督参与者空前多元,监督工作面临组织协调新考验

    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及民政、发改、财政、审计、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纷纷参与到救灾和重建中,承担着工作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双重职责;18个兄弟省市和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对援建援助项目开展监督检查;救援队伍、建设队伍、志愿者队伍和各类媒体在短时间内聚集灾区,各方面的社会力量也以多种方式参与到监督检查中。面对众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对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五)群众期盼空前迫切,监督工作面临高效响应民生诉求新任务

    在效率方面,无论是抢险救灾、过渡安置还是恢复重建,人民群众都急盼在最短时间实现民生诉求;在公平方面,从救灾款物的发放、重建资金的申领到统建住房的分配,灾区群众都要求切实体现公开公平;在质量方面,群众希望重建住房结实美观,希望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安全牢固。如何更好更快地响应群众诉求,及时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推动中央和省委一系列救灾和重建决策部署落实,监督检查工作责任更大、任务更重。

    (六)社会舆论空前关注,监督工作面临及时回应新要求

    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救灾款物分配使用、重建项目建设管理、涉灾案件调查处理等迅速成为公众聚焦的热点。特别是在网络等新兴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救灾和重建款物分配使用、项目建设管理、案件调查处理中稍有不公开、不公正、不规范的问题,就有可能形成舆论焦点,甚至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如何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对监督检查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考验,按部就班的常态监督模式凸显出不适应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从监督力量来看,地震前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力量本来就较为薄弱,特大地震又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监督力量受到削弱,面对陡然增加的繁重监督任务,亟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