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
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将日趋重要。一直以来,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较为发达,但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对辽宁经济的全面振兴产生了明显制约。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努力,辽宁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已有长足进步,但与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于辽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找到症结所在和解决办法。
一 辽宁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服务业发展水平也逐步提高。进入2013年,辽宁服务业“稳中有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载体建设稳步推进,重点行业也实现企稳回升,服务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不断增强。
(一)服务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1.产业总量继续扩大
2013年1~6月,辽宁服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增加值达到5001.6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占辽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升,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达到了40.5%。
2.对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
2013年1~6月,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21.8亿元,同比增长25.1%,高于第二产业16.6%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5.6%,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272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占服务业投资总额的43.7%。1~6月,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923.7亿元,其中属于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额532.9亿元,增长51.1%;公共设施管理业实现投资额863.8亿元,增幅为35.5%。
3.对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服务业的发展为税收发挥经济职能提供了重要保证。随着服务业产业规模的日益壮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服务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也呈现增长态势。以地税收入为例,2013年1~6月,辽宁服务业地税收入完成862.2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为66.2%,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一季度1个百分点。
4.对新增就业发挥主要作用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可知,伴随着工业化的启动,劳动力将不断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而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减弱,服务业将取代工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导产业。以增实名就业为例,2013年1~6月,辽宁服务业新增实名制就业34.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8万人,占全部新增实名制社会就业人数的65.1%。其中,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从业人员分别增长了12.5%和11.5%。
(二)服务业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
1.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
2013年,辽宁继续推进100个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并以其中的6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为建设重点,第二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七个一工程”建设也正有序展开。2013年1~6月,辽宁在建服务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2亿元,同比增长18.4%;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共有14个,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共有27个。
2.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13年,辽宁以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为抓手,培育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在财政部、商务部开展的全国七个现代服务业试点省份的综合绩效评价中,只有辽宁与上海被评为优秀等级。
3.服务业骨干企业发展平稳
2013年1~5月,辽宁7904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262.8亿元,同比增长10.0%;营业税金及附加29.9亿元,同比增长6.1%;应付职工薪酬200.3亿元,同比增长14.2%。在重点服务业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129.9亿元,同比增长10.4%,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最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占到了辽宁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72.6%;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2.0亿元,占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46.1%,对地方财政贡献最大;外商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5.4亿元,营业利润21.9亿元,占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的34.3%,盈利能力最强。
4.城区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在工业生产采取“退市进郊”布局的背景下,城区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区。为促进城区服务业发展,辽宁将项目管理、规划管理、土地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