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
一 全球视野与中国战略:社会体制改革的取向与思路
在20世纪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打破了19世纪“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黑格尔指后者为私人利益的市场系统)”的二元结构格局,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组织,如德国的民间绿色运动组织发展成为政党,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也日益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和善治理论等逐渐提出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制度结构的分析框架。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创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我国社会转型的特征表现为由党政一元化、行政一体化走向形成社会多样化、社会组织化和社会结构化。当前体制转轨的难题是处理好党政体制的主导张力与社会自治的基础活力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行政化推动与社会化共治之间的关系。
全球公共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将经济和社会组织引入公共治理体系中,形成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格局。政府机构的有效性优势不仅是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能力和生产效率,还应促进政府由供给者向决策者和管理者角色转变,实现“瘦身”和转型。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形成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力量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战略目标以来,通常有三个分析概念:社会建设、社会体制、社会管理。党的十八大精神有两个重要进展,一是强调将“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作为新的突破重点;二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重要任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先我国的社会建设、社区建设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往往都是在原有行政体制下和由行政组织承担实施的,风险压力不断增大。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将成为我国社会结构、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与目标任务。从我国市场体制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到,有宏观层面的产权制度合法性的确立,有中观层面的要素市场培育,更加重要的是微观层面涌现出大量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组织。据此分析,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十分积极地培育发展大量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结构的基础就是要发展体系丰富的功能性组织,实现社会体制改革的基础也就是要培育大量充满活力的微观社会组织,或者说就是要奠定社会体制改革的微观基础。
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具有重要的改革与发展意义。
二 上海探索:实践创新的基本经验
当前上海已经初步形成市、区、街道三个层面发展社会组织和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工作格局。
2009年10月,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本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民生服务指导意见》(沪府办发〔2009〕46号)。文件提出了就业创业、孤残老幼生活照料、贫困家庭救助帮扶、健康干预、社区文化、矛盾纠纷调处、环境保护、家政维修和来沪务工人员民生服务等10个方面服务范围,形成了13个方面的扶持政策。
2003年11月,上海市禁毒办、市社区矫正办、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分别与“自强”(禁毒工作)、“阳光”(青少年工作)、“新航”(社区矫正工作)社区服务总站三家社团签订了《政府服务采购合同》,形成了“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各方参与”的司法社工制度和管理模式。
上海市民政局从2009年开始探索福利彩票公益金“改拨为招”,目前公益创投和招投标项目成为提供公益资金、扶持公益组织、服务公益事业的社会公益平台。三年来的主要成效:一是扩大了福利彩票公益金的受益面,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资助项目507个,资金合计11908.53万元,受益人群近200万人次。二是适应了社区服务多样化需求,扶持了一批有能力讲诚信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推出了一批深受社区群众欢迎的品牌公益服务项目,2012年上海市政府有两件实事就是来源于前几年培育成功的公益创投项目。三是促进了公益组织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联合市质监局出台了全国首个《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导则》的地方性标准。
上海市的一些区级政府部门也做出了积极探索。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