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
一 松花江污染事件的起因和演化
(一)污染事件的起因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是国内最大的苯胺生产基地,主要化工产品为苯胺和苯酚丙酮。2005年12月13日下午1时40分左右,该厂发生连续爆炸并且起火,随后数万人疏散。吉林石化公司迅速启动消防应急预案,切断各装置间物料供应,市消防支队官兵赶到现场实施扑救,使事故基本得到了控制。根据报道,在相隔数公里之外的吉林市区,都可看到松花江北岸的化工区浓烟滚滚。[1]整个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59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600多万元。[2]由于发生爆炸的车间距离松花江只约数百米,在整个爆炸事故和灭火过程中,事故区域有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由于硝基苯和苯污染物严重超标,最终酿成重大流域水污染事件。[3]
(二)爆炸的原因调查
12月6日,“11·13”爆炸事故及重大水污染事件国务院调查组正式在北京成立。据初步调查分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当班操作员操作不当,引发设备持续高温高压,最终引起火灾和爆炸。[4]可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污染松花江的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因为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严重水环境污染案件。
(三)污染事件的国内演化
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先后发出了两份原因相互矛盾的停水公告,首次公告称管道维修,第二份公告称是因为松花江水可能受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污染。一时间人心惶惶。而对于第二份通告所提出的原因,吉林方面予以否认。吉林石化公司强调,爆炸绝对没有污染到水源。
11月23日凌晨,哈尔滨市停止供应自来水,消息发出后,立刻引起全市居民的恐慌,400万市民抢购饮用水和食品,更有人决定离市避难。哈尔滨市40万中小学生也停课。12月2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件发出的通报,通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已同意解振华同志辞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职务。12月5日,为支持哈尔滨市做好城区及沿松花江村屯饮用水水源改造、水处理等工作,国家开发银行拨付了1.5亿元应急贷款。12月6日,为免受即将进入佳木斯市区段的松花江污染带影响,松花江佳木斯段人口最多的江心岛——柳树岛上近一半居民临时撤离。12月6日,在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成立的当天,吉林市上任不足三月主管工业、交通、安全生产等工作的副市长王伟被发现死于家中。社会上比较认可的解释是,王伟承受的心理负担太大。事件发生后,国务院一度以稳定地方干部情绪和队伍为名要求调查组中止有关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污染事件的国际影响
松花江污染发生后,经过国外媒体转载,新加坡等国家的国民纷纷取消了在中国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冬季观光旅游活动。[5]据说,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表现出了对该事件不同程度的关切,如亚洲开发银行计划投资20亿美元实施松花江流域环境改善项目。[6]但有的关切具有明显的政治动机,如日本认为污染物会对日本海的水质产生影响,主动提出帮助俄罗斯建立和发展松花江水质监测体系。妥善处理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对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国家采取了以下行动。
11月25日,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会见了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解振华向拉佐夫介绍了松花江污染的详细情况以及环保部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7]随后,两国开始准备在俄罗斯境内联合进行水质监测行动。11月26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约见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李肇星代表中国政府对此次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给下游的俄罗斯人民可能带来的损害表示歉意。12月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松花江水污染事致信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温家宝总理介绍了中方已经并正在采取的措施,表示中方对此次污染持负责任的态度,重申愿与俄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消除灾害后果。1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梅德维杰夫。胡锦涛表示,中国政府一定会本着对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处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污染物于12月16日流入俄罗斯东部的阿穆尔河,当地官员表示暂时能控制危险。初步的水质测试显示,污染带的浓度没有所估计的高。[8]12月23日,俄罗斯透露,其东部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的部分河面冻结,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