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2月 |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理论,成为指导“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成为教育事业的基本指导思想。
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突出体现了关注民生,关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社会公共领域的建设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教育作为最大的公共服务领域,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公平和均衡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
一 “十一五”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十五”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大提高了国民受教育程度;高等教育规模获得了较大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等。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特点,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
我国教育发展主要面临如下四大矛盾:日益增长的公共教育需求与公共教育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教育规模扩大和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的公共教育经费需求高涨和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与公共教育体制相对落后的矛盾、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脱节的矛盾。[1]
(一)日益增长的公共教育需求与公共教育供给相对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教育规模和质量的需求与教育的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目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接受教育的需求,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而我国教育总供给存在短缺,相应层次的教育规模难以满足需求。二是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不同的教育需求,在欠发达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是重中之重,对高中教育的需求也在扩展;而发达地区则体现为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由此产生了择校、乱收费等现象。
(二)高涨的公共教育经费需求与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徘徊在3%左右,仍然偏低,难以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许多地方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由于缺乏对教育经费进行绩效管理的制度,在教育经费短缺的同时,存在着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甚至严重的浪费现象。
(三)教育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公共教育体制相对落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完善,对教育事业、教育体制产生较大冲击。教育领域的改革逐渐深入,教育事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快速发展,学生、家长、学校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导致教育体制中各种要素关系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教育体制改革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办学体制上,办学主体的单一性落后于经济体制的多元性,政府办学占绝对控制地位的格局没有打破,民办教育和其他办学形式比重过小。其次,政府职能转变进程较慢,滞后于教育机构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进程。教育管理体制中集权制依然严重,政府管理中“缺位”和“越位”的问题比较突出,地方自主管理权力较少,中央和地方统筹管理教育的权限需要进一步明晰。学校缺乏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法人制度建设亟待完善,急需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立新的面向社会办学机制。第三,教育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滞后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影响了教育发展。
(四)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脱节
一是毕业生能力与社会劳动者就业能力要求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和适应用人市场的需要。二是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结构脱节。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教育与以就业为指向的职业教育的比例失调,各级教育的内在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 教育公共服务的价值凸显
(一)聚焦教育的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