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2月 |
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宝贵遗产。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对中国的人文初祖——孔子和老子顶礼膜拜,正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面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中华民族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育了几千年,能够绵延不绝、始终不散,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并且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很长时间站在世界前列,这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并不多见。
其核心价值观即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基本价值。我们的祖先在漫长岁月的社会实践中,特别重视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从总体上认识人同环境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为多数人接受的道理和习尚,逐步形成某些“游戏规则”,成为当时人们共同认可的是非尺度和行为准则。这是一种生存需要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如果没有这种的共同的“游戏规则”,那么社会生活就无法维持和运转。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被我们忽视和遗忘,而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韩国学习汉文化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且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哈日”、“哈韩”在中国大行其道,一部《大长今》成为中国人街谈巷议的热点;日、韩合流其游戏产品和电视剧已占领我国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追“韩”、追“日”成为中国青少年的时尚;韩国、日本影星在中国也赚得钵溢盆满,我国青少年从日、韩影视作品中了解中国文化。鉴于此等严重势态,我们提出“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建议,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承续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一 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文化大革命”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度被严重“妖魔化”,大部退出了自身的历史舞台。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走出了极“左”路线造成的误区,但是,因为改革开放主要限于经济领域,着眼于经济发展,又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席卷中国,各种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愈来愈大。他们中不少人视传统为腐朽,以全盘西化为价值取向,致使整个民族的素质急剧下降,而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现代价值取向已经给中国带来了人文及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任其发展必然产生无法回避的生存危机。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可以开启人们的智慧!经典的熏陶感化,能深入到一个人心灵的最深处,能培养一个人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文言即文章的语言,是多数经典使用的语言,是经过千百年来锤炼升华而成的优美、简洁、精确的语言。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莫过于经、史、子、集,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俗等中国文化。优秀的中国文化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穷理于形而下,尽性于形而中,知命于形而上。穷理于形而下而生养万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尽性于形而中使人安身立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知命于形而上而厚德载物,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因而能化成天下,使天下文明。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从中接受吸取的则是礼的精神。中国人崇尚礼仪,讲求礼貌、礼让、礼节。所谓礼貌就是个体的修养,待人接物应有的品质,其实质就是不断超越自身,克制个体欲望,在现实利益与社会秩序矛盾时,宁可牺牲自己利益,表现为:宽厚博大,安贫乐道,养生自持,是“自处超然,处人蔼然,得意欿然,失意泰然”、“责人之心责己,爱人之心爱人”。所谓礼让,即谦和忍让,其集中体现就是在荣誉、利益面前谦让不争,在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以“和”为贵,所谓“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等。所谓礼节,是指待人接物要分寸适度,即“凡是自是,便少一是;有短护短,更添一短。”、“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当家庭之衰,宜惕厉不宜委靡”等。
继承和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对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