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
在国家的公共文化建设中,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是极其重要的部分,政府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三馆工程”、“村村通工程”、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等,取得很大的成绩,对满足广大乡村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样一些建设所取得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所投入的资金并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关键的问题在于:第一,我们只重硬件如房屋、设备的投入,不重软件如图书、管理使用等的投入;第二,我们的投入不与广大村民的实际文化需求相结合,只是单向注入式的而不是双向互动式的。文化,尤其是公共文化,是群体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文化,脱离开群体的创造和享有,文化的公共性和它的生命力也就非常有限了。从另一层面看,公共文化是政府为主体免费提供给国民享用的,它既包括上层精英文化部分,也包括民间群众文化部分,过去我们只注重主要起宣传、教育作用的精英文化部分,而忽略了需要群众参与的具有娱乐、表达等多种功能的民间文化部分,没有关注到这两者之间的互动的关系,因而所谓的公共文化,并没有真正“公共”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注重利用民族或民间文化资源,调动广大村民创造和享有文化的积极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这方面,我们发现一些很好的案例,如云南峨山县以花鼓舞为代表的乡村文化活动。
一 峨山花鼓舞的公共性
花鼓舞是一种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彝族聚居区的民间舞蹈,尤其以峨山县最为集中。在彝语中花鼓舞被称为“者波必”,原是一种宗教性的祭祀舞蹈,在峨山彝族中有上百年的传承历史。峨山是位于滇中腹地一个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6%、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64%的山区民族县,它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传统的花鼓舞仪式性很强,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唱跳交替进行,跳完一段后,用鼓槌敲打鼓沿作为节奏再唱一段,唱完又跳。除了腰鼓、大鼓和钹、铙、镲等打击乐器外,无其他伴奏。花鼓舞队除了师傅外,主要由男性青年组成。按习俗只有50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人,才能够由花鼓舞“欢送”入土。之所以说“欢送”,是由于中国很多民间文化都认为老人到了一定年龄正常辞世是一种自然规律,因此也以“喜丧”的形式来祭奠。此外,虽然花鼓舞是祭祀性舞蹈,但花鼓舞总体的艺术风格却是铿锵热烈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花鼓舞逐渐从祭坛走向了民间。现在,花鼓舞队几乎遍及峨山县的所有村寨,每队人数也从过去的5人不断增加,多的有30人,甚至在大型活动中多个队联合进行几百人的花鼓舞表演。为了舞蹈的好看和热闹,过去唯一的“龙头”也根据跳舞人数的多少发展成为多个。花鼓舞现在更多地成为峨山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节日庆典、建盖新房以及田间地头自娱自乐的时候都要跳花鼓舞。更重要的是,花鼓舞的发展不仅突破了人数的限制,也突破了性别和年龄的限制,大量妇女和中老年人参与花鼓舞的学习和表演,使得花鼓舞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在15万人口的峨山县,已经拥有花鼓队681支,参加人数近万人,其人数之多,影响之大,已经成为了峨山县的一大特色。
峨山花鼓舞的参与者都是田间地头的农民,他们大多利用农闲时间自发地进行排练和演出,花销也主要由自己负担。花鼓舞要通过花鼓师傅的教授来传承,有些花鼓师傅已经带出几十支、好几代花鼓队,可以说已经是民间文艺的代表和精英了,但是他们还有自己的营生。年仅40岁的柳学光是被正式命名的民间花鼓艺人,他带出的徒弟有几百人,全县多个村寨都曾请他教授花鼓舞,他还创造性地编排了多个花鼓舞的动作和套路。但他家仍然以种植为生,他则在矿山开车。另外一名年轻的花鼓艺人周兴也是如此,在家种田,农闲时带领自己的花鼓队四处表演,也教授多个花鼓队。群体性和民间性是峨山花鼓舞的最基本特点。花鼓舞在峨山有固定的、数量很大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都是自发、自愿的。花鼓舞是他们愉悦身心、进行社会交往、群体认同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知,峨山花鼓舞这类的乡间传统文化,不管是祭祀文化还是娱乐文化,都是公共性的文化,是特定的乡民群体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满足着乡民多方面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