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人士来到北京,将其新鲜的创意、大量的资金、丰富的运作和相对成熟的管理经验也一同带来,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有益补充和完善,活跃了北京的文化消费市场和文化投资市场,丰富了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和产业链,提升了北京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形象。台湾的流行文化对大陆的影响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一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台湾基本社会礼仪、家族传统、节庆风俗、文字语言均源自大陆,儒家文化是其社会文化根基之一,中华文化的延续、保持,使得海峡两岸有着可以共同理解和沟通的良好基础。但双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历史背景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例如,台湾由于历史上的数次殖民地经历,遗留下相应的侵略国文化痕迹;岛内本土多元化文化特征,地理上的岛屿性与海洋性;台湾1960年代的经济起飞、1970年代的经济繁荣、1980年代末的经济转型,加快了台湾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机会比大陆早一步迈入经济现代化进程。在这个历史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台湾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成为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了解世界的窗口。
最具代表性和社会影响的是在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方面。1980年代风靡大陆的琼瑶言情小说,影响了年轻人。根据琼瑶小说拍摄的电影、电视剧连连在大陆的播映,使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拥有大量固定的受众群体。其影视作品捧红的台湾明星,更成了大陆娱乐圈的知名人物,如早期的林青霞、秦汉等。琼瑶影视作品的歌曲也是众人传唱,如当年的《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等。琼瑶由小说作品的畅销到影视公司的经营,是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经典案例。到现在,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等台湾导演,依然给世界观众提供着具有台湾地域特色、中国文化底蕴的优秀电影作品。在大陆电视台中,曾一度兴起模仿台湾节目风,如北京台的“欢乐总动员”、上海东方台的“非常星期五”、湖南台的“玫瑰之约”等综艺节目,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模仿台湾同类节目的痕迹。在流行文坛上,柏杨、李敖、席慕容、余光中、南怀瑾等名家,在大陆保有庞大的读者群。
台湾的流行音乐及歌手、词曲人在大陆也受到欢迎。如1970年代末,邓丽君、凤飞飞、刘文正、陈彼得等演唱的歌曲。《小城故事》、《恰似你的温柔》、《绿岛小夜曲》、《迟到》等至今还是卡拉OK厅的经典曲目。校园歌曲有《兰花草》、《外婆的澎湖湾》、《之乎者也》等。以后,更多风格迥异的台湾歌手被大陆听众认识,如蔡琴、罗大佑、费玉清等流行歌手,以及后来的张惠妹、辛晓琪以及当今的周杰伦、S.H.E等。
从影视、文学和音乐上观察,台湾的流行文化及大众娱乐形式在大陆具有广泛的市场和影响。
当下台湾也大力提倡文化创意产业。2002年,台湾当局提出的“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中,列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2002年10月1日,由经济、教育、文化、新闻等部门共同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2004年7月,台湾当局出版的《2003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提出了由文化、新闻、经济等部门主管的13个文化产业分类,分别为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工艺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建筑设计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创意生活产业。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承接了早期提出的“社区整体营造”概念,一方面离不开“选举政治”氛围,因而在社区生活、贴近民生上进一步做文章。
到2004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共有50111家(不含设计品牌时尚业及创意生活产业),营业额共有5565.49亿元新台币,就业人数共有185758人(不含设计品牌时尚业,只涵盖8个产业)。在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上没有大的变化。2005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有51742家,创意生活、音乐与表演艺术、文化展演设施是其中数量成长率最高的三项,年营业额为5811亿元新台币,就业人数为195684人。北部区域依然为产业发达地区。
台湾独创的创意生活产业具有借鉴意义。其社区性、便民性特点,有助于改善民间的文化生活、传播生活美学理念。低成本进行空间重置、氛围打造、产业升级,给一个萎缩的行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街头巷尾,小而精致的文化创意在不经意间制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