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
一 电脑游戏的文化消费属性
游戏动漫业包括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和游戏(Game),简称ACG业。三者之间关联紧密,既有区别又有交叉。动画中常常出现游戏背景,从流行的游戏中也可能派生出动画和漫画产品。比如,日本的TV动画经常改编自漫画、游戏。
从艺术样式的规定性来看,漫画具有夸张变形的观赏性和现实关怀的隐喻性,是一种古老的平面艺术样式。在20世纪,成功的商业运作使得漫画成为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支柱文化产业之一。
动画是电影的一个类别。根据剧本绘制出许多帧具有些微变化的连续画面,再经拍摄制成胶片,最终成为动画片。随着电脑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可以在电脑上观看的GIF图片格式,其效果与动画片相同。由美国Macromedia公司创造的Flash,则是一种可以在互联网上观看的新的动画格式。
电脑游戏,又称电子游戏、动漫游戏,其技术核心是一种软件产品,同时像漫画、动画一样,承载着社会的和人文的内容。近20年来,以日趋精湛的多媒体技术为依托,电脑游戏的形式不断转换更新。高级电脑游戏刻意追求情节曲折、画面优美、音乐动听,一般有故事、有人物,因而也就或直接或隐晦地蕴含着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的主题思想。这样,它又是科技与文化(文学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被称为继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诗歌、舞蹈、戏剧和电影之后的“第九艺术”。
电脑游戏的基本构成要素与上述传统艺术样式接近,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电脑游戏最为突出的、也最具魅力的是其接受方式。即,电脑游戏的实现(消费)过程,是一个玩家与游戏互动的过程,玩家的判断和选择的缜密、合理以及操作手法的机智、灵巧,往往决定着游戏的结局,也累计着玩家的业绩。这样,就给玩家不断带来挑战和证明自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特别是《星际争霸》等游戏在国际上引发的竞技游戏热潮,使得竞技游戏成为大众传媒中的常见语汇。正规竞赛的举办和为数可观的奖金,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人员,一些玩家萌生了通过玩游戏赚钱的想法。因此,电脑游戏更具吸引力,逐渐成为大众、特别是青少年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同时,也成为新兴的社会交流方式之一。
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是,不少玩家、特别是部分青少年玩家废寝忘食地沉迷于电脑游戏,有些人甚至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导致学业荒废,生活脱离常轨,成为家庭和学校无力解决的难题。这样的痴迷程度在其他艺术样式中是较为少见的。由此,有人把电脑游戏斥为“电子海洛因”,要求加以限制和禁止。这一问题的确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家长和教育、心理辅导部门的重视。像世间的许多事物一样,电脑游戏也有其正面的和负面的效果。如果对于电脑游戏的喜爱超越了度,对某些个体来说,也许是毁灭性的。但面对电脑游戏这一生机勃勃的朝阳文化产业和艺术样式,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因噎废食的。这是一个需要另外专门调查和研究的题目。本文主要探讨电脑游戏内容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 产业分类及产品的内容属性
在产业分类上,电脑游戏与传统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手工动画、泥塑动画、影视制作、音效制作、广告策划、科学仿真、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游戏、科幻小说、神话小说、报刊连环画、动画短片、动漫教材、影视发行、音乐发行、玩具设计、礼品发行等一起,被归入“动漫产业”即“动画和漫画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电脑游戏业在全球迅猛发展,单机游戏、电视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成为娱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超过电影产业。亚洲是电脑游戏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据统计,仅在网络游戏业,亚洲地区的十大网游公司在2006年度的总收入达到20亿美元。预计2008年年度收入可能达到25亿美元。这十家中,中国内地有腾讯、网易、九城、盛大、完美时空五家,台湾有智冠资讯一家,韩国有CJInternet、NCsoft、Newiz、NHN四家。[1]作为技术含量高,收益丰厚的行业,各国都把电脑游戏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分支,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根据对北京市一般玩家的随机调查,在他们的印象中,日本没有什么好的电脑游戏作品,日本的电脑游戏主要集中在游戏机上面。比如索尼(Sony)公司的家用电视游戏机(Play Station)系列和任天堂系列等。日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