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三鹿奶粉事件、十七届三中全会等,这些具有绝对影响力的大事件,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让中国社会经历了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社会信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家宝总理最近总在提倡两个字,那就是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信心”。《人民日报》也围绕“信心”连续发表多篇评论。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国内外严峻挑战的时刻,及时了解、把握公众的社会信心状态和走势,对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动力,推动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公众社会信心运行状态
社会信心反映的是人们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整个社会发展状况的基本认同态度。社会环境状况会影响人们社会信心的增强或减弱,而人们的自我处境也会影响其对社会状态的积极或消极评价。正因如此,要全面认识公众的社会信心,有必要将个人生活信心与社会经济发展信心整合在一起加以分析,以客观把握公众的信心走势。为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在问卷中从社会经济发展信心和个人生活信心两个维度分别对陕西公众2008年社会信心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信心稳固
战胜雪灾、地震带来的挑战,成功举办奥运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社会信心。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我国股市、投资、消费、民生等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层面,影响着人们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在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陕西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机遇与挑战。那么,陕西公众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究竟怎样呢?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七成(70.8%)的受访者表示对陕西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很有信心”(21.2%)或者“较有信心”(49.6%)。而持“信心不足”评价的占4.5%,持“没信心”评价的仅占0.7%的极小比例。可见,即便是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中遭遇的不少困难和金融危机走势还不太明朗的形势,广大公众仍保持了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较强信心,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公众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测量指标评价时还采用了5级量表测量工具,即以赋值5级为测量单位,最高为“5”分,一般为“3”分,最低为“1”分,请受访者选择。求取平均值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公众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总体分值为3.86分,处于偏向“较有信心”之列。这一结果表明,面对发展中的挑战,陕西省委、省政府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激发社会活力、协调社会利益、改善民生状况、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已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得到了公众的肯定。这些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坚定着公众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通过公众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前景表达出来的较高信心,我们很想知道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为此,我们通过开放式问题进一步探询,经合并后得到了如表1所示的结果。
表1 公众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前景持有较强信心的原因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公众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对政府以人为本政策和执行力的信赖,对陕西人文、生态、经济资源的认同,对陕西近年来发展成效的肯定,以及对国家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可以这样说,公众的社会信心与国家的强大与繁荣、陕西社会的稳定和政府不断推行的富民、利民社会政策的关系明显。正是这些积极的社会治理措施维持并坚定了公众社会信心指数的高水平。
当然,我们也看到,还有5%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对陕西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信心不足。针对持这一观点的被访者,我们同样以开放式的提问方式求得答案。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公众对陕西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信心不足的原因
调查发现,导致公众信心不足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认为陕西人的思想观念不够开放、政府推动的改革力度小,以及一些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如就业压力、收入过低、地区差距过大、腐败现象、社会诚信等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诸多方面。这一调查结果也启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