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
一 研究背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京,北京城市建设得以大规模展开。经过三十多年以旧城为中心的改建与扩建,到1980年代末,北京大致形成了由中心城区、围绕中心城区的绿化隔离带以及十个边缘集团构成的分散集团式城市布局。1990年代,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北京人口规模及城市建设规模也迅速扩大。为了防止城市继续摊大饼式扩张,北京明确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两个战略转移”,采取加快建设边缘集团和卫星城、加快建立绿化隔离带等政策手段,以实现城市建设重点逐步从市区向远郊的战略转移,市区建设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改革进程中,由于原有行政管理措施的失效和新的市场导向的管理手段尚未完善,这一战略未能有效地贯彻实施[1]。
2005年由国务院批复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再次重申了旧城有机疏散、市域战略转移、区域协调发展等开发战略,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多层次市域城镇结构。在修编总规指导下制订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将“十一五”期间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为:通过“优化城区、强化郊区”,构建“两大发展带、四大城市功能区域、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以此引导产业及经济活动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的转移。
回顾至此,可以看出城市空间格局的调整和优化始终是北京城市规划和城市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需要长期研究,不断深化认识。西方发达国家1980年代末关于都市区就业中心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识别(多层次)就业中心,揭示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趋势,并指出就业中心对都市区土地价格、通勤模式有显著影响。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从(居住)人口和功能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由于资料的限制,从就业分布来把握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研究相对较少。
2004年、2008年,曾先后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经济普查对象包括市域范围内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非农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就业状况。中国周期性经济普查制度的建立,为推动城市就业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北京在成功举办奥运会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十一五”期末,通过对比分析两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数据,研究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动及其特点,指明存在的问题,为未来北京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二 北京城市就业空间布局现状
1.就业主要集中在规划市区的中心地区
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北京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有37.8万个,比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25.6万个增长了47.7%;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为816.9万人,比2004年的705.2万人增长了15.8%。
从区县分布[2]来看,北京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北部的近郊区。海淀区和朝阳区从业人员总量最多,分别为184.8万人、155.2万人,占全市比重为22.6%、19%;其次为丰台区、西城区和东城区,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占全市比重在7%~10%之间;第三层次是大兴区、顺义区、昌平区、通州区、宣武区,从业人员超过或接近20万人,占全市比重介于3%~5%之间;第四层次是石景山区、房山区、崇文区、怀柔区和密云县等6区县,占全市比重则处于1%~3%(见表1)。
表1 两次普查间北京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分布变动
从功能区分布来看,就业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其从业人数占全市比重的53.7%;城市发展新区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数量接近,占全市的比重都为20%;生态涵养保护区从业人数占全市的5.9%。
2.中心城区存在两个就业峰值中心
从区县层次分析[3],中心城区仍是就业密度最高的区域,平均就业密度超过1.7万人/平方公里。西城区密度最高,平均就业密度超过了2.2万人/平方公里;东城区居第二,平均就业密度也超过2万人/平方公里;宣武区以接近1.5万人/平方公里的平均就业密度排第三;崇文区、海淀区、朝阳区平均就业密度介于5000~8200人/平方公里之间;丰台区、石景山区、大兴区、顺义区的就业平均密度在1000~4000人/平方公里之间;通州区、昌平区、房山区等其他远郊区县的就业密度迅速下降,都在1000人/平方公里以下。
从街道层次来看[4],2004年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