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

    作者:刘陶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摘要: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是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重点示范区之一,其核心内容是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探索城市湖泊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新模式。本文从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提出背景与构建意义出发,阐述了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总体构建目标与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并对下一阶段如何大力推进其建设进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Abstract:Great East Lake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Demonstration Zone is a main demonstration zone of Wuhan City Circle reform test. Its core entity matter is to build Great East Lake Ecological Water Network, and explore new models for regional lak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background and main sense of Great East Lake Ecological Water Network, this text set forth the building goals and construction progressing of Great East Lake Ecological Water Network Project, and advanced a few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propel the building process to the next phase.

    一 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的背景与意义

    武汉“两江”交汇,湖泊众多,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水域总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近1/4,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武汉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其湖面面积约为杭州西湖的6倍、北京昆明湖的16倍。然而,武汉这座因水而兴的城市当前也被“水忧”所困扰:湖泊被填占、水面缩减,湖泊水质下降,东湖水质更是从Ⅲ类下降为劣Ⅴ类,虽然近年来截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在Ⅴ类和劣Ⅴ类水质之间徘徊。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武汉市积极开展湖泊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恢复工作,大胆提出了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构想:即从长江引来活水进入水网,在循环中逐渐转化湖泊的水质,再辅以水体生态修复,整个大东湖水网的水质将得到改善,未来的大东湖水质基本能达到Ⅲ类水平。这种以水体自然净化为主体、人工保护为辅助的生态修复新模式将为武汉市乃至全国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良好的示范,也对湖北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东湖生态水网构想的提出

    大东湖生态水网构想的提出到最终获得国家认可批复,历经波折,前后历时长达近十年。

    2001年,有市民向武汉市领导提出“湖泊连江,把武汉建成科技明星旅游城”的相关建议,引起时任武汉市市长王守海、副市长涂勇等领导的关注,并责成相关部门调研论证。此后,武汉便开始了对湖泊连通、江湖连通工程的不断探索和实践。2002年8月,武汉市投资5.57亿元,启动汉阳地区六湖连通项目。通过引江灌湖,六湖连通的方式,将汉阳地区龙阳湖、三角湖、墨水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及后官湖相连,改善湖泊水质,构建良性城市水环境生态系统。2007年底,武汉市东西湖区斥资2.6亿元,启动七湖连通工程综合治理金银湖区域水环境,将金银湖区域8.5平方公里的7片水域连成一体,包括了金银湖、上金湖、下金湖、上银湖、下银湖、东银湖、墨水湖,使其成为武汉西郊最大生态湖泊群。这些实践都为后来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构建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从2002年起,为保护湖泊水面不受侵占,水体不受侵害,武汉市逐步从法律法规、规划约束等层面对湖泊进行全面规范的管理。2002年3月,《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对湖泊进行全面、综合性管理的地方性法规。2003~2005年组织编制了《武汉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计划》,此规划覆盖了全市境内河流、湖泊、水库、港渠等地表水域。与此同时,这个规划正在酝酿编织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系,让大湖重新连通,并通过涵闸与长江水系相接。

    武汉的改革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也逐渐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5年底,武汉市被水利部批复为水生态试点城市,其中大东湖项目是其重要的支撑。2008年,武汉市正式着手编制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总体实施方案。2008年4月,李克强副总理视察湖北武汉,对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作了“研究、推进、落实”的指示。2009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湖北武汉视察时强调,要把解决当前困难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对武汉市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研究、支持”的重要指示。

    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该方案,这标志着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从构想阶段进入了正式构建实施阶段。同时,伴随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获批,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为主体的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也成为其重点建设的十大示范区之一。

    (二)大东湖地区生态形势

    历史上,武汉的东湖、沙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和杨春湖等湖泊,通过港渠互通并与长江自然相通。由于自然淤塞和城市开发等众多原因,导致众多湖泊、渠道萎缩,“大东湖”区域内的湖泊,水体大多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大部分湖成为“基本封闭”的内陆湖。武汉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治理和保护。近几年来,通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清水入湖”截污工程、开展湖泊清淤等工作,东湖的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水质开始出现好转,部分严重污染湖汊黑臭程度减轻。但大东湖地区水体仍在Ⅴ类和劣Ⅴ类之间徘徊,湖泊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水质普遍低于水功能区划要求。东湖面积较大,各子湖水质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