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叶青 荆明 陈昌华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摘要: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新的战略机遇。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如何真实、准确、可信和动态地评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进展,发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不足,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实践,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课题试图依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及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熟经验、专家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国内以及武汉城市圈的实际情况制定“两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统计综合评价系统,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作出客观、科学的监测与评价、分析。
    Abstract: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was approved as the General Synthetical Reform Testing Zone by the state in "Nationally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ciety construction; it would bring new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s sound and fast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construction, how to evaluate the progress of "Two-Oriented" society construction truly, exactly, credibly and dynamically, discovering deficiencies, and promoting the practice preferably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research projects in theory horizon currently.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related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wo-oriented" society, integrating with mature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prospective researching results of specialists and scholars, actual states of domestic country and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this project tries to set up index systems of "Two-oriented" society, and use the evaluated way to construct scientific, rational, and oper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statistically and compositively, make a prediction, an analysis and an assessment on the progress of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Two-oriented" society construction.

    一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关于“两型社会”的内涵、推进的途径和思路,人们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武汉城市圈的“两型社会”建设的本质和核心进行了剖析。

    所谓“两型社会”,亦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资源的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运输、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动员和激励全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整个社会经济及其发展建立在节约资源和合理使用资源的基础之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能够高效、充分、节约、循环地利用有限资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为手段,致力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高速的经济发展来支撑。经济发展必然需要与自然界交换物质能量。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自然界资源的输入;同时,另一方面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又需要对自然界排放大量的废弃物。由此可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本意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人类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必须尽量减少向自然的索取,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循环利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后者强调人类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必须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排放,人类一切活动必须规制在自然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限度之内。但二者又同时统一于自然。

    根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方案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武汉城市圈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本质上应集中体现“三个着力”的主要内容: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

    因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基本思路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为切入点,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力开展自主技术创新和综合性制度创新,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含义和思路的不同认识,为我们具体建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见图1)。

    图1 “两型社会”理论示意

    二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立意

    根据上述对“两型社会”基本含义的概括,我们认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进展指标体系应该突出以下内容和理念。

    1.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进展评价,是对城市圈内社会发展进步的全面评价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思想理念,为我们描绘了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理想蓝图。“两型社会”建设旨在开拓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方式,打造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它绝不是某一领域和某一地区的某一方面的单纯突进。它是社会、经济、自然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所以,其评价体系应该涉及城市圈内社会经济发展,及其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它应该是城市圈内,社会、经济和自然和谐等各个领域进步和发展的综合、系统、全面评价体系。

    2.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武汉城市圈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初衷,就是要促进中部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中部崛起。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全面进步是目标。

    3.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应该着重突出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能重走其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