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精神”的文化—实践自觉与民族学术话语之思想语法真解

    作者:袁祖社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摘要:本文是对人文学术话语的追问,也是对“中国精神”的反思、追问。文章首先谈到“中国精神”应是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的逻辑起点和切入点,它是国家形象的根本,折射了一个民族的整体性和人格境界。而后谈到如何把握中国精神,即不能脱离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在历史文化情境中生活的中国人的存在现实。最后一部分论述了中国精神势必要改变一直被单向主宰、同化的命运,必须确立起中国文明的自主性。

    百年世界历史变迁、百年中国思想嬗演,我们目睹并经历了足以令人眼花缭乱的一个个学术思想和观念的万花筒,其话语之“新鲜”、切入视角之诡异,其叙事与表达方式之别出心裁,其剖物析理之“深刻”、“有致”等,一次次地不断吸引、刺激、震撼、改变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的视听、神经和心灵,足以扰乱我们原有的学术自信和思想阵脚,足以使我们的文化“失魂落魄”。

    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现状来看,现实中的大多数中国人很少能静心领悟“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精神品质”等这样的概念。由于一味将思想专注于动物本能和物欲层次,因此,我们的思想尚无法达到生命存在的一个更高层次。

    回眸一个多世纪的思想较量和学术博弈历程,在“学术乃天下公器”的意义上,上述情境,不能不使我们对中国的人文学术研究的境况展开慎思明辨的追问: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学术立场了吗?我们学会了个性化的学术表达方式——原创性的学术话语或学术典范了吗?我们发现、创制和形成了有自己特色、追求和叙事风格且与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精神气质和风格相匹配,对我们民族精神生境足有高度涵括力和足够解释力的人文学术话语了吗?……

    痛感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之缺失,是一代中国学人学术理性觉醒和自觉的标志和集中体现。近年来,思想与话语的贫瘠和对现实解释和约制的乏力,使得愈来愈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认识到,必须集中国全体人文学者之智慧,致力于中国既有学术传统的反思和新学术规范的创制和建构,这一努力所指,努力吸纳现代先进学术之精髓,从根本上革除我们之积弊。

    那么,从何种立场和角度切入来重构我们民族的人文学术话语和规范,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我们认为,一时代之人文学术话语的危机,其背后,实质上是该时代之精神追求遭遇严重困顿的表征。因此对人文学术话语的追问,必然同时伴随着对某种类型的“精神”的反思、追问,也可以说,此两者本质上就是一回事。同样道理,一国、一民族之学术话语,往往是(承载着)该国、该民族所应有的独特精神追求的理性表达和渐次呈现。

    在我们这个时代,关注人文学术话语的建构,这是“面向思想本身”的事情,其实际关切所指,则是后文化时代的纯良型思想姿态与优雅性生存境界之深彻之思。近一个世纪以来,受制于因历史、文化和社会传统所造成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后发劣势,我们在寻求本民族繁荣、富强、文明等复兴之路的选择上,自觉不自觉地,变成了西方现代化实践的追随者,变成了“现代性文化”的崇拜者。

    反思百年来中国学术话语的形成和展现史,我们发现其中充满了因强烈的外域话语以及思想范式的冲击带来的局促、困顿和不确定感。远的不说,单就改革开放以来的观念现实而言,随着各种外来学术思潮、观念和思想的涌入,随着大量学术著作被译介,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观。我们曾经或者一直以来沉浸于由“他者”的话语所营造的思想氛围和学术场域之中,津津乐道于不遗余力地传播、解释(实为贩卖)我们自认为的一部部学术“真经”,有些甚至被我们奉之为“经典”或“典范”。我们同样乐于(其实是思想缺乏深度或者因文化惰性所导致的学术庸懒)要么对外域学术主张之“生吞活剥”,要么直接吃“现成饭”。如此,原本就不成型的“中国精神”,反而遭遇极大的解构。

    这样一种学术作为的结果,是“中国精神”严重的不在场和逐渐消失。透过繁荣万象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我们能感受到所谓“希腊精神”、“印度精神”、“美国精神”、“法国精神”等等,唯独不见“中国精神”的影子。

    我们似乎不屑于或者因沉醉于“看起来很美”的由异域文化所造成“非我的境遇”中,丧失了应有的文化立场和判断力,无力去观照我们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现实”,似乎不愿意从当下的“日常生活”现实,提炼、总结、升华我们的“学术”、思想,而甘愿充当“学术洋奴”或者“学术买办”的角色。

    一个时期以来,囿于“实用理性”的文化特质制导下中国人特有的总结经验的知性思维模式,我们总是乐于从西方理论的角度奢谈所谓“中国经验”、“中国特色”、“中国模式”……这样坚持的结果,已经被证明并将继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