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
生态移民是改善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是民族地区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贫困地区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本文围绕宁夏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和扶贫这一“两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战略措施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促进宁夏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 宁夏生态脆弱的严峻现实
(一)干旱频发
宁夏中南部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干旱中心区域,包括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等9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以及沙坡头区、中宁县的山区。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的65%;人口256.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1%,其中回族人口133万人,占全区回族总人口的59.1%,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新中国成立61年来,干旱年数达47年。据资料记载,1952~1957年,固原市出现一次干旱,1957~1990年,平均5年一次干旱,1990年代以来,几次出现连续3年以上大旱。由于极度干旱缺水,土地瘠薄,当地缺乏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
(二)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原退化速度加快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东三面被腾格里沙漠、乌兰布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沙地包围,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风沙进入我国腹地特别是京、津、唐地区的咽喉要道。在冷干风的作用下,时常伴有沙压田苗、沙尘暴等灾害。1993年5月的沙尘暴,宁夏月牙湖经济开发区播种的600公顷春小麦,有200公顷被流沙掩埋,无法生长。宁夏3900万亩草原中,有97%出现退化和沙化。
(三)水土流失严重
宁夏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1.2%,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约l亿吨,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宁夏南部山区沟壑纵横,水力侵蚀严重。水土流失成为南部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水土流失,耕地肥力下降,土层变薄,已有的水库库容量变小,防洪和灌溉效益降低。
(四)人口超载程度不断加剧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南部山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从1949年的53.4万人增加到1980年的158.8万人,增长1.97倍,年均增长3.58%,远远高于全国和全区的人口增长速度。19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但仍高于全国和全自治区的同期增长速度。1978年联合国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7人,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20人作为人口是否合理、生态平衡是否失调的标准。到2000年,宁夏人口总量达到238.4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78.28人,固原地区6县达到111.33人,其中隆德县达到了220.3人,超载10倍以上。过多的人口远远超过了当地自然资源的负荷能力,必然导致生存环境恶化,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五)水资源更加短缺
宁夏年均降水量200~650毫米,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量少且质差,区域水资源总量2.4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6.5立方米,远低于全国2200立方米的年人均水资源量。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只有0.758亿立方米,为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影响到水力发电、渔业资源开发,更为严重的是,削弱了各流域的容洪泄洪能力,给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潜在的危害。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贫困问题,对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
二 宁夏生态移民的成效分析
生态移民作为宁夏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自启动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来自固原市原州区的移民贾炳章,原居住在六盘山林区内,不通路、不通电,没有学校、卫生所,村庄离学校12公里,看病要走25公里路;全村没有一辆机动农用车,面粉、油料加工靠牲畜驮也要走一二十里路,几乎过着与外界隔离的生活。一家五口住着两间土坯房,人均种着4亩坡耕地(25度以上),生活十分困难。迁到长山头农场后的他感慨地说:“下来以后,娃娃上学近、吃水方便、交通方便、看病也方便。”一年后的他“想起老家的光景就像做梦一样”。据统计,移民搬迁前,居住在六盘山涵养林区、黄土丘陵区、中部干旱带的群众,仅有5.3%的人口水、电、路三通,有72.4%的人口通电或通路,有22.3%的群众处于水、电、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