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
2011年,河南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居民收入情况持续增长。各级政府大幅增加“三农”和民生投入,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措施得到落实,各级政府普遍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部分市县行政事业单位提高了津补贴,全省退休养老金继续增加,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等,使城乡居民收入有了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195元、660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8.4%和12.7%。展望2012年,河南民生投入将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将得到更多实惠,收入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居民收入随之不断提高。从两者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关系,能够为有效提升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调整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 居民收入水平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有了较大增加。
1.居民收入随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而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63亿元,1991年突破1000亿元,2000年超过5000亿元,2005年跨越万亿元(10587.42亿元),进入“万亿俱乐部”,2010年再上新台阶(23092.36亿元),成为重要的经济大省。伴随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元,1989年突破1000元,2001年突破5000元,2007年跨过1万元大关,2010年再上新台阶,达15930.26元。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4.71元,1990年跨过500元,1995年突破1000元,2001年后超过2000元,2006年跨入3000元,2008年跨入4000元,2010年超过5000元,为5523.73元(见表1)。
表1 1978年以来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2.居民收入因经济快速发展而保持较快增长
1978~2010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河南GDP年均增速11.2%,人均地区GDP年均增长10.1%,增幅都在10%以上。与此同时,居民收入也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见表2)。
表2 “六五”时期以来河南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尤其是2004年以来,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居民收入增长相应也快。全省GDP年均增长13.2%,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4%,都高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增幅。
3.居民收入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不断调整
一是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大幅下降,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大幅增加。1988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来源于工资性收入的占80.4%,到2010年,虽然工资性收入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所占比重下降到63.0%,比1988年下降了17.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源于工资性收入的比重1985年是13.5%,1990年是15.0%,2000年是23.9%,2010年达到35.2%。二是城镇居民经营收入所占比重大幅上升。1988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来源于经营收入的占1.4%,到2010年,比重上升到8.6%,比1988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
二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30年来,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虽然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长期低于经济增长幅度。
1.居民收入增长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统计资料显示,1978~2010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1.2%,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经济增速比城乡居民收入分别高3.9和2.7个百分点。分年份看,除1979年、1980年、1981年、1983年、1984年、1990年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1979年、1985年、1986年、1990年、1999年、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外,其他年份均慢于经济增长,其中,1988年城乡居民收入都呈下降态势。2010年,GDP比上年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GDP增速低5.3和1.5个百分点。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6%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3.7和0.7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比较
进一步分析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都随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而不断增加,但它们增长幅度的轨迹与GDP增长幅度的关系明显不同。改革开放初期,农民人均纯收入急剧增加,年增长率明显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