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
2011年是“中华文化旅游”主题年,北京旅游业历经许多重大变革,同时也直面不少严峻考验,文化与旅游进一步融合成为这一年的重要特色。在世界经济的一片低迷中,北京旅游业取得骄人的成绩:前三季度北京市旅游市场保持良好运行,接待旅游总人数和实现旅游总收入呈现快速增长。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5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6.8%;实现旅游总收入2388.6亿元,增长16.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3亿人次,增长1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122.4亿元,增长17.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84.9万人次,增长5.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0.53亿美元,增长10.9%。[1]
一 2011年北京文化旅游发展基础和背景
1.旅游产业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旅游产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同时也是北京重要的支柱产业。2010年,北京市旅游外汇收入突破50亿美元,旅游外汇收入和支出占到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的13.6%,是促进服务贸易增长的第二大推动力。2011年上半年,旅游购物与餐饮消费占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1%,旅游业带动的相关投资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2%。全市拥有729家星级酒店、1047家旅行社、211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业直接与间接从业人员约占全市就业人员总量的15.9%,旅游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2]
2.“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及旅游“十二五”规划
北京旅游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目标下,将实现“旅游资源多样化、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管理精细化、旅游市场国际化”,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实现“一、十、百、千、亿”的发展目标,即争创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年入境旅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入境过夜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2亿人次[3],使旅游综合效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步入亚洲领先行列,城市旅游吸引力跨入世界领先集团之列。
3.首都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北京与周边9个省市和国内10个热点城市之间的“9+10”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于2008年2月启动,旨在优化区域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共同发展。“9+10”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实施近4年来,对推动首都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实现旅游信息交流共享、质量监督联动合作、应急救援快速实施、异地投诉当地受理、联动打造和推介区域精品旅游线路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本年由于京沪高铁开通,沿线7城市结成旅游联盟;大陆居民赴台湾自由行在北京、上海进行首批试点,增加了北京出境旅游的辐射能力;北京与长三角地区5省市、北京与珠三角省区、北京与东三省的旅游合作继续巩固。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指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4]。这些为旅游业在繁荣文化发展背景下指明了方向。此外,构建产业体系、推进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等也同样适用于旅游业的发展。该文件的制定是旅游业继《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之后的又一重要政策支持。
5.第四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突出旅游主题
2010年11月,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认定,7个新成员分别为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北京古北口国际旅游休闲谷产业集聚区、斋堂古村落古道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国乐谷——首都音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音乐创意产业园。其中大部分以旅游、休闲文化为主题。目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达到30个,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有更多更好的平台。
二 2011年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举措
1.“中国旅游日”设立
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即《徐霞客游记》开篇日)为“中国旅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