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地区差距新变化与要素流动:基于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视角的观察与解释

    作者:张车伟 蔡翼飞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摘要:地区差距从空间上就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匹配所造成的结果,这是观察地区差异的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人口与经济不匹配的角度观察并审视了中国2003年以来所出现的地区差距缩小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口流动和资本流动对地区差距的不同影响,认为随着人口流动壁垒的降低,其对缩小不匹配度的贡献在扩大,人口流动方向对于今后缩小地区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还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了人口-经济不匹配度的合理区间问题,具体测算了分省不匹配程度的变化,指出了不同类型区域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Abstract:The regional disparity can be expressed as mismatching distribu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industries from a spatial point of view, which is a new perspective in evaluating regional disparity.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new trend in convergence of regional disparity since 2003, and analyzed how flows of population and capital affect the trends in regional disparity. We conclude that the flow of population is pla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mismatching distribu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industries and thus the regional disparities. We also examined the reasonable degree of mismatching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categorized the mismatching degrees by provinces. Based on the categorization of provinces, we explored the policies options in reducing regional disparities by provinces.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禀赋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差异,无论是国家间还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地区间都会展现出经济增长及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国土面积广博,区域间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状况迥异,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尤其起19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曾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随着国家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开始受到遏制,有研究表明[1],2003年后中国的地区差异开始出现缩小迹象。中国目前的地区差距现状如何?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本文在评估中国地区差距出现的新变化基础上,主要从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简称人口-经济不匹配或不匹配)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导致地区差异变化的内在机制,从而为进一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思路。

    一 地区差距出现的新变化

    (一)地区差距的新变化及现有的解释

    一些研究表明,中国的地区差距在经历了长期的扩大后,2003年后开始有缩小的迹象,但这种转折是否为长期、稳定的趋势仍有待研究。我们这里以31个省级行政区作为考察地区差距的基本空间单元,以1978年不变价的人均GRP作为计算地区差距指数的基本变量,测算了省际和区际层面的威廉姆森指数、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和变异系数四个指数[2]

    从四大区域维度来看,地区差距指数呈现显著的倒“U”型变化趋势。从图15-1中可以看到,东西部间人均GRP之比以及四个区域的变异系数先扩大再缩小,2003年以前,地区差距呈现总体扩大趋势,特别是1990~2003年地区差距扩大非常迅速,2003年以后区域发展格局出现“拐点”,地区差距开始不断缩小。

    图15-1 四大区域地区差距的变化

    从省际层面考察发现,地区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倒“N”型变化过程。具体来看,1978~1990年地区差距略有下降,1990~2003年大幅上升,2003~2010年又呈现下降态势。四个指数绝对值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威廉姆森指数和基尼系数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特别是在1990~2003年间指数增长很快,2003年后省际地区差距虽然开始缩小,但2010年的地区差距仍高于1978年的水平;泰尔系数和变异系数显示地区差距的波动较大,1978~1990年,两指数都在下降,1990~2003年,又开始迅速扩大,2003年后不断下降(图15-2)。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3

    图15-2 1978~2010年省际地区差距指数变化

    综合来看,无论是四大区域还是31个省区的四个地区差距指数计算结果都显示:1990~2003年,地区差距不断扩大,2003年后地区差距开始下降,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似乎出现了从扩大到缩小的“拐点”。

    对于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很多研究从要素流动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取决于采用的框架。在新古典框架下的研究认为,要素流动有助于增长收敛;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要素流动和集聚会产生正外部性,流入地区增长率会高于流出地区,因而增长发散,要素越流动地区差距越大。

    樊纲、王小鲁(2004)考察了要素在地区间的迁移和配置状况后指出,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降低了人口流动的潜力,阻碍了地区差距缩小的进程。蔡昉等(2001)也探讨了劳动力流动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认为劳动力市场扭曲影响了要素资源配置,由此产生效率差异是地区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林毅夫等(2002)使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收敛机制实证框架,指出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原因是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特征的宏观政策环境,致使现存的价格体系所形成的地区“经济上”的相对比较优势和该地区“资源结构”上的相对比较优势相背离。

    近年来,新经济地理理论兴起,为学者们探讨中国地区差距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是经济集聚,集聚的行业通常为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现代部门,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高,其集聚必然意味着收入差距的扩大。李国平、范红忠(2003)认为,中国地区差距成因主要是生产向东部地区不断集中,而人口并没有相应集中,造成区域间生产与人口分布高度失衡。范剑勇(2003)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厂商水平的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导致集聚产生来描述地区差距形成的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地区差距的扩大在产业结构上归结为第二产业整体上发生了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范剑勇(2004)根据新经济